返回管委会首页
繁體 |English |日语 |无障碍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

新华日报 时间:2022-05-13 11:40
时间:2022-05-13 11:40|来源: |浏览量:|字号:

辖区内共27个社区,23.5万常住人口,其中外地人口14万……在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街道所面临的防疫难题与压力。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斜塘街道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5600多名党员干部与23.5万居民群众上下一心,以冲锋在前、挺身而出、志愿为民的精神,凝聚起同心战“疫”的磅礴力量。面对疫情防控中的种种难题,街道用好“红坊人才”书记项目,以人才智慧赋能疫情防控,全力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就地集结,行动支部筑“疫”线

5月6日早上6点,天色已亮,在斜塘街道东景便利中心小区,核酸采样队伍已排起了长龙,4个检测台依次排开,负责采样的医务人员和信息登记员默契配合,采样有序进行。

在队伍后方,身穿白色防护服的90后朱亚骏正拿着喇叭,一边维护现场秩序,一边查看每个检测台的运转情况。作为东景集宿区行动支部的组织委员,朱亚骏在疫情期间一直坚持在岗位上,对于各项工作也已“驾轻就熟”。“我们昨晚就开始联系了志愿者,对接了医务人员,把医疗物资清点及后勤保障工作做好,确保今天一早核酸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疫情防控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说话间隙,朱亚骏又一头扎进核酸检测的队伍中。

东景便利中心是斜塘街道的集宿区,人员密度大、防疫形势复杂艰巨。在封控管控期间,东景便利中心内有2000余名人员需要居家隔离,面对这一情况,斜塘街道党工委联合公安、社区物业和国企志愿者们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成立了东景行动支部。协助采样、发放物资、上报数据、复盘整理……包括朱亚骏在内的行动支部党员冲锋在前,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疫情期间,斜塘街道党工委坚持疫情防控任务在哪里,最吃紧的地方在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让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据统计,斜塘街道在社区和检测点上共组建行动支部17个、支部成员507名,设立党员先锋岗194个,做到关键时刻有组织,关键岗位有党员。

花语江南行动支部从6名党员、8名公职人员开始发展至近100人的队伍,建立并完善全天响应、内外联动、党群联系等机制;文华行动支部13名党员同志用坚守和担当筑起管控区的“红色防线”,高效投入核酸检测,截至目前协助完成40轮共5万多人次的采样;星涛社区抗疫先锋行动支部积极吸纳各行业居民党员,形成了一支“老党员有威信、年轻党员有活力、居民党员有专业性”的坚强红色队伍,已累计为超53万人次提供各类服务。在斜塘街道,一个个行动支部“疫”线成立,充分发挥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挺身而出,哪里需要去哪里

“目前检测点位比较空,请还没有做核酸的居民赶快下楼来做核酸啦!”5月9日,斜塘街道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在早高峰结束后,为确保核酸检测顺利推进,彩莲社区党委书记仲建清拿着喇叭扫楼。几个小时下来,即便声音已经沙哑也顾不上喝一口水。

像这样的状态,仲建清已经持续近三个月。最忙碌时他每天从凌晨4点忙到晚上12点,重点人群居家摸排、核酸检测点位布置、志愿者安排、物资保障……一项项详细安排、一个个盯紧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我当过兵,是一名退役军人,守护社区居民是我的责任,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在仲建清看来,社区就是他的家,每项工作认真负责,为的是把防控工作做好做实,为的是居民的生命健康能得到保障。

哪里有需要,党员干部护卫队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在园区工委组织部的号召下,斜塘街道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挺身而出。3083名党员向所在单位和社区进行“双报到”,主动做疫情防控的“监督员”“宣传员”和“战斗员”;1721名“红坊”先锋党群志愿者集结,奔赴到每一轮核酸采样秩序维护工作中;137位业务精湛、协调能力强的点位长,承担起每个核酸检测点位的统筹调度工作,合力构筑疫情防控的硬核矩阵。

疫情就是责任,防控就是使命。战“疫”当前,斜塘街道党工委还以“红坊人才”书记项目为抓手,动员科创企业党组织和各类人才以智慧和力量赋能疫情防控,构筑斜塘全域防疫最强“红色防线”。

疫情防控中,非公企业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要竭尽全力,不惜一切成本抓紧生产防疫物资!”疫情发生初期,检测试剂、防护服等核酸采样物资需求急剧增加,苏州海狸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公司董事长兼CEO任辉组织成立“产能优化党小组”,全体党员冲在一线,24小时轮班不间断生产,攻坚克难破解保供难题。公司用一周时间实现产能5倍增长,今年第一季度为市场提供一次性使用核酸采样管近2000万套,可供采集样本超过1亿人次。

为民情怀,志愿服务暖人心

来到斜塘街道联丰社区91幢楼下,一把理发椅、一个美发镜、几条白色毛巾,一个简易的“理发厅”在这里搭建,前来理发的居民自觉地在一旁排队等待。90后理发师王益盼一边理发,一边和社区居民闲话家常。“手艺真不错,头发清爽了,心情也欢畅了不少。”理完发的居民个个喜笑颜开,纷纷点赞。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日渐“飘逸”的长发成了众多居民群众的“头”等麻烦,在了解到这一需求后,联丰社区党总支联合爱心居民在严格遵守防疫政策的基础上,开设了爱心理发临时工作点,王益盼便是居民志愿者之一,在这里义务理发已有一段时间。“每天早10点晚5点,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生意’很好嘞!”王益盼笑着说,“作为一名理发师,能在这个时期为大家服务,也算是我为疫情防控做出的一点贡献嘛!”

星火成炬,斜塘街道“红坊”先锋志愿者们在关键时刻“逆行”出列,处处涌动着战疫“志愿红”。作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社区居民及各界热心人士挺身而出,用使命、爱心、温情,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红色防线”。

守好交通卡口,筑牢防疫“大门”。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嘉杭高速出口,斜塘街道综合执法大队队员王吉宇正在为返回斜塘街道的群众登记、备案、转运提供服务,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王吉宇从四月初便坚守在岗位上,用义无反顾诠释“逆行者”的担当。一天半夜,有位人员带着孩子从新疆返回苏州,出于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他们被滞留在高速上,时间久了情绪有些不稳定。面对这一情况,王吉宇主动向前、耐心劝导,并积极联系辖区和社区负责人,为他们安排好隔离酒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人心。

疫情期间的物资保障同样重要。青椒、木耳、黄瓜……在文荟苑社区,公益市集自管会成员王凯已志愿服务一段时间,每天在线上“接单”后,来到市集按居民菜单进行采购,随后再上门送至居民家中。为减少人员聚集,文荟苑社区借助公益市集摊位优势,开辟线上订单、线下配送的模式,全力保障居民的“菜篮子”。“王凯们”奔走在社区楼道里,为居家隔离人员送上生活物资,保障他们特殊时期的日常生活需求。

作者 王俊杰

《新华日报》2022年05月13日第19版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