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管委会首页
繁體 |English |日语 |无障碍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动态

斜塘街道:非遗文化润童心 匠心传承启新程

时间: 2025-07-18 16:44 |来源: |浏览量:|字号:

炎炎夏日,为了在童心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蔺坊社区依托公益暑托班开展了“非遗润童心”系列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开展非遗漆扇、非遗香囊DIY和非遗扎染等传统技艺的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化身小小工匠,与古老技艺美丽邂逅,亲身触摸传统文化的肌理与温度,为夏日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

以匠心守护文脉,让非遗“活”在当代

蔺坊社区暑托班通过开展漆扇、香囊、扎染非遗技艺的体验活动,打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隔阂在非遗漆扇的课堂上,老师讲解漆扇的制作工艺,孩子们手持竹扇,小心翼翼地在清水中滴入彩漆,屏息凝神,用竹签轻轻拨动,任绚丽的色彩在水面自由舒展、交融。薄荷醒神、艾草辟秽、藿香化湿,孩子们在香囊填装中感知“草木入药”的健康哲学稚嫩小手谨慎填装、细心收口,一只只精巧香囊悄然成型。扎染,这一古老的染布技艺也在蔺坊社区暑托班的课堂上绽放光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学习扎染的技巧,惊叹于扎染的魅力,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做中学”的模式,让非遗技艺从文字记载变为可感、可触、可创造的实践,使青少年真正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以文化浸润童心,为成长注入精神养分

蔺坊社区积极探索如何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将非遗文化融入教育场景,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以文化滋养心灵。当孩子们专注于一针一线的缝合、一笔一画的晕染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手工技能,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香囊里的草药香气、漆扇上的流动色彩、扎染布的奇幻图案,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青少年的审美情趣与文化认同。这种认同,正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当年轻一代从传统中汲取力量,便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坚守自我,成长为中华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积极传播者。

以社区搭建桥梁,让传承成为社会共识

蔺坊社区作为今年斜塘街道小青荷公益暑托服务中的一个服务点,以“公益托管+文化浸润”为核心,通过公益活动的形式,以“零门槛”体验让非遗从博物馆橱窗走进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既解决了困境青少年、来苏务工人员子女、双职工家庭子女暑期托管的难题,又为非遗传承开辟了“社区阵地”构建起“家庭赋能、社区搭台、社会协同”的三维传承网络当文化传承逐渐融入社区建设的毛细血管、教育体系的日常肌理、公共服务的普惠网络,蔺坊社区暑托班的方寸之间“守护传统”逐渐成为共识,“传承文化”真正成为行动自觉。

每一次专注描摹、每一针细微缝合、每一件惊艳成品,悄然在稚嫩童心种下文化认同的种子,当孩子们带着亲手制作的非遗作品走出暑托班,他们带走的不仅是夏日的回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自信。斜塘街道蔺坊社区暑托班“公益托管+文化浸润”的模式不仅为社区孩童搭建了多元成长的阶梯,更是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厚植中华文明薪火传承的沃土。

                                  编辑  朱静

2025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