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管委会首页
繁體 |English |日语 |无障碍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动态

共护美丽生态 书写绿色发展的园区答卷

时间: 2024-03-29 16:08 |来源: |浏览量:|字号:

今年全国两会提到,要“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时值三月,岸柳吐绿,群英绽放,处处生机勃勃。金鸡湖畔,拥水天一色的文华东方酒店近日荣获LEED金级预认证,为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再添亮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直以来,园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保护,创新服务与监管,充分发挥部门、企业、社会合力,以高水平保护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厚植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创新迭代服务

一批改革试点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日前,苏州德信芯片科技有限公司一次性从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局获得《高端功率器件晶圆研发生产新建项目》环评批复、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和排污许可证(以下简称“两评一证”),成为江苏省首家同时获得“两评一证”的企业。

2021年7月,苏州市被列入“排污许可制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机衔接改革试点”。园区先行先试,于2022年3月落地省内首个“两证衔接”审批项目,并不断优化审批流程,丰富场景应用,进一步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全省生态环境审批制度改革提供有力参考和借鉴。通过“两证”同步受理、同步审核、同步发证审批模式,审批时间较原来减少三分之二,2023年有380个项目通过审批,占比74%。

此次“两评一证”是“两证衔接”的升级版,允许企业在一次综合审批中同时完成环评文件、水土保持方案、排污许可证的申报,大幅降低审批成本,将原本至少需要20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间缩短至7个工作日内,尤其是为急、重、大、难项目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建设项目的审批效率,为深入推进产业载体环境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充分体现了园区速度以及园区环保和水务管理整合的改革效力。

此外,园区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产业载体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制定产业载体环境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对辖区454个产业载体开展环境管理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分类分级管理,致力将产业载体打造成为产业绿色发展的沃土、污染防治攻坚的前哨、生态环境安全的屏障,进而提升企业环境管理能力,保障区域环境安全,推动园区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


探索“数字监测”

智能实验室助推监测质效双提升

当前,数智化转型正深入各行各业,不仅提升行业企业的竞争力,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加速引擎。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园区也主动提升数字化、自动化生态环境监测水平,创新应用思路,积极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及能力现代化建设,以高水平生态监测支撑高品质生态环境,厚植园区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2023年初,园区经充分论证,以提质、降本、增效为目标,创新监测技术体系,启动建设全省首家“生态环境监测智能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国家标准方法为基础,参照国家地表水“9+X”监测评价模式,由全自动分液工作站、水质分析仪、分析流水线、智能控制及信息管理等系统有机集成,打通了样品分液、前处理、分析测试到数据的全环节分析步骤,实现了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等项目全流程智能化分析,推动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为生态环境监测提供了创新样本。

自去年10月投用以来,智能实验室已承接园区全区域水环境质量监测,目前每日可分析60组样品、300个有效数据,节约人力成本高达75%以上,缩减试剂消耗50%~80%,综合成本下降60%以上。智能监测有效消除了传统监测的人为误差,且实现了分析环节的全程留痕和可追溯,全面提升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促进了监测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

在生态环境监测智能实验室投用之时,全国首家“污染源智能监测”应用场景也全面启动。今年,园区将在环境质量智能实验室基础上,探索建设污染源智能实验室,进一步以科技赋能,提升监测效能,加速构建园区生态环境“数字监测”的新格局。


强化引领示范

以绿色环保诠释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除了源头预防、有效监测,更重要的提升企业群众的环保意识,将减污降碳源头治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切实承担起绿色发展的主体责任。

去年10月,园区企业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卡特彼勒(苏州)有限公司、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上榜2023年度全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名单,不仅呈现了企业绿色发展的理念成果,也充分彰显了龙头企业和行业标杆的示范作用。


事实上,园区在环保领域对企业的引领推动由来已久。早在2018年,园区就启动环境管理合作伙伴计划,通过政府部门、协会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协作联动,持续帮扶提升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并不断扩大企业间优秀环境管理方法与经验推广互鉴,形成“试点-总结-推广”的环境管理可持续提升方法及循序渐进的推行模式,不仅切实提升园区企业环境管理能力,而且逐步形成园区及企业长效环境管理机制。

作为首批加入“环境管理合作伙伴计划”的企业之一,诺德传动(中国)有限公司在电机浸漆工艺升级改造后,不仅VOCs年排放量从120多吨降至3吨以内,每年还可节省活性炭及能耗成本约100万元。诺德传动中国区总经理陶学宁深有感触地说:“环保账、经济账、社会账三本账不可分开看,今天对环保的投入,就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投入。”


除了在企业端发力,园区创新社会化参与模式,凝聚绿色发展共识,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朋友圈”,尤其在水环境改善方面纵深推进河湖长制,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区外,园区与昆山、吴中、相城、姑苏区20条交界河湖建立跨区联合河长体系,互聘112名联合河长;在区内,引导各街道同步建立联合联防联治机制,同时还创新机制,成立企业、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河长联盟”,融入快递、外卖行业等新业态群体,聚焦居民、青少年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培育“骑士河长”“河湖小当家”,建立河湖治理议事厅,鼓励全民参与,促进共治共享。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创建70条幸福河湖,其中金鸡湖获评省级幸福河湖,斜塘河获评苏州最美幸福河,弥陀泾、友谊河获评市级示范幸福河湖。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开发建设30年以来,园区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区、环境立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后获评创建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首批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园区、首批国家绿色园区、国家级能源互联网示范园区,获评江苏首批唯一“双碳”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建成全国首个市场化碳普惠交易体系,成为能耗低、生态优、环境美的绿色发展“园区样本”。接下来,园区将持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护好生态环境,厚植绿色家底,在高质量发展中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双向奔赴的美丽画卷,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编辑 顾雅芳

2024年3月29日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