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历险记”
作者:魏松
老刘退休后,过得相当舒坦,遛遛鸟,喝喝茶,下下棋,跳跳舞,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活神仙。
这天,老刘正在公园里遛弯,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介绍自己是苏州市公安局的孙警官,孙警官用很严肃的语气告诉老刘,说他儿子开车把人撞伤了,现在伤者正在医院抢救,肇事者已经被拘押。需要家属马上打一笔医疗费,如果态度良好,或许能取得伤者的谅解,减轻行政处分。
老刘一听,吓得腿肚子直打转。一路小跑,回到家里就翻箱倒柜起来。老伴见他神色慌张,就忙问他在做什么。老刘就一五一十地把原委告诉给老伴。老伴感觉不对劲,就对老刘说:“现在骗子多得很,咱别被骗了。”最后,俩人决定给儿子拨个电话,问一问就水落石出了。
儿子的手机关机了。老刘突然想起来儿子这会儿在拘留所里,手机肯定关机了。
就在这时,老刘的手机又响了,还是那个孙警官,这次语气更严肃了。他批评了老刘的行动迟缓,把人命关天的大事儿当儿戏。接着,电话那头又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对方说她是医院的主治医师,现在伤者情况很严重,需要马上动手术。动手术需要先交纳一笔押金,这笔钱自然是要肇事者来出。现在,肇事者已经被警方拘留,所以这笔钱就要家属来交。如果是因为押金交晚了而出了什么问题,一切后果概不负责。
电话挂断了。
“老头子……”老伴吓得两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老刘急忙扶起她:“咱得稳住了,孩子的好歹就在咱们手里呐。快找找咱们那些存折、银行卡和现金都放哪了,能多一分是一分!”
最后,老刘把准备用来买鸟食的钱、老伴把买菜的钱都倒腾出来,急急忙忙赶往最近的银行营业点,准备把钱打进对方指定的账户中。
营业点办理各种业务的人很多,大家都在排队依次办理。老刘和老伴心急如焚,哪里还顾得上排队呀。于是,老两口不由分说就往最前面挤。其他人见有人公然插队,纷纷抗议。大堂里一时间嘈杂不堪,人声鼎沸。
保安见状马上赶过来了,规劝老两口领号排队。老刘铁着脸说:“我们有急事儿,等不及排队啦。”保安哪里肯依,半拦半推把两人挡在队伍之外。老伴见状,拉着保安的手,流着泪哀求到:“小伙子,你行行好吧,俺们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呀。”
老人这话把所有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值班经理也闻讯赶来,把老人带进值班室进行询问。
老两口你一言我一语,毫不容易把事情讲清楚了。经理稍微考虑了一会儿,说道:“叔叔阿姨,你们不要着急,这件事儿包在我身上了。这样,你们在这里等一会儿,叔叔把电话给我,我来跟医院联系,钱我保证给你们汇过去。”
老刘闻听此言,感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道谢。老伴更是激动:“孩子,你真是个好人,帮了俺老两口大忙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值班室的门一下被撞开了,从外面风风火火闯进来一个人。老刘一看,这不是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吗?老伴一下子扑过去:“儿啊,你……出来啦?没事儿吧?”
儿子大声对他们说:“你们差点被骗啦!”
那位经理也走了进来,笑呵呵地提着一个袋子递给老刘说:“叔叔,你交给我的钱一分不少的还给您,您点点。”
老刘和老伴一下子傻了。
原来,经理听完两人的讲述,就识破了这场骗局,为了安抚老人并避免打草惊蛇,就先向公安机关报案,再和骗子主动联系,他反复询问对方“伤者的情况”,一遍遍确认对方的账号等信息。电话那头的骗子虽然不胜其烦,但为了即将到手的钞票,耐着性子继续演戏。就在他们以为阴谋得逞时,苏州公安机关已经通过手机定位,成功实施抓捕,一对诈骗惯犯就此落网。
从那天起,老刘的儿子随身带着一个移动电源,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以免再次因手机没电关机时,父母联系不上他而出现意外。
老刘呢,再也不是整日只遛鸟喝茶下棋跳舞了,每天拿着一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单,现身说法,成了大伙眼中不错的反诈骗义务宣传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