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华狮艺锦——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三十年》展览将正式与公众见面。近日,展览执行方组织了一场媒体探班活动,先睹为快,感受艺术魅力,共话中新交流合作新篇章。
此次展览包括“家园载情”“文化异彩”“生生相息”“都市未来”四个篇章,汇集了中新两国当代艺术领域的优秀艺术家49位,共展出作品近百件。展览以艺术的语汇,展现中新两国在城市发展、社会人文、科技创新、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实践和交融。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多幅作品聚焦“中新合作”主题,是为本次展览“量身”创作。
在展厅二楼,一件近6米宽、4米长的巨型装置《结伴才能行远》颇为醒目。作为展览的点睛之笔,该作品由艺术家徐震为展览精心打造。
徐震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其创作了极具代表性的“永生”、“工具”、“金属的语言”、“进化”系列作品,《结伴才能行远》即源自其“金属的语言”系列。在创作过程中,涂鸦般的文字外围被一条银色长链紧紧圈起,充满激情的宣言被放入线条挺拔的对话框:“IF YOU WANT TO GO FAR,GO TOGETHER”。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多年来,中新两国携手前行,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社会治理、文化艺术等领域展开全方位交流合作。该装置作品以艺术的语言,对中新合作成果进行了生动诠释,同时也掷地有声地点明了展览的愿景:面向未来,中新两国将继续携手,并肩而行。
徐冰是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他和团队共同完成的装置作品《背后的故事:农训图》也出现在此次展览中。这件4.5米高的作品,从正面看是一幅古意盎然的江南乡居山水,出自明朝唐寅的作品《农训图》,其中人物或垂钓、或会棋、或泛舟,形象生动,潇洒清逸。
为配合展览主题,徐冰团队对《农训图》进行了数字化处理。随着画面变幻融合,跨越时间长河,作品逐渐显露出如今苏州工业园区标志性建筑东方之门的图景,形象地展现了苏州工业园区三十年的蝶变之路——从农田洼地到现代化新城。
值得一提的是,当观众转过脚步,走到作品后方时,撕破的报纸、蓝白色塑料布、树枝等杂物,看似十分随意地粘附在画面背后和框架周围,与作品正面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就地取得的材料本来已经废弃,但经过艺术家的发现和加工,材料再次获得生命,变为文化与记忆的承载者。通过“背后的故事”,观众体验到的是被激活的文化记忆,以及被重新发现的中国智慧。
此次展览中,中国新锐艺术家裴咏梅基于“非凡之城——苏州工业园区”,创作了其《都市未来系列》的最新力作。画面中,园区地标建筑东方之门、国金中心与新加坡地标建筑帆船酒店等隔空相望——非凡之城的一座座地标拔地而起,撑起了现代之城的城市筋骨和靓丽风景。行走的路人,象征着优秀人才在园区这片创新创业热土施展才华、实现梦想。
裴咏梅擅长以层次丰富的笔触和鲜明浓烈的色彩描绘出当代中国的城市面貌。这幅作品采用了喷枪技法,挑战并创新了传统的油画语言,用绚丽的色彩和极简的色块来展现城市的光与美,也展现出园区阔步前行30年,城市与人才共生、生活与产业并存、制造与服务互动,人才兴、产业旺、城市美的幸福图景。
除了上述作品,此次展览还汇聚了多位中新当代艺术大师的佳作,其中包括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新加坡当代艺术发展之父唐大雾等艺术家的作品。开展后,不妨去一探究竟吧!
编辑 严春霞
2024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