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关闭页面][字号:]

苏州工业园区:向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奋力迈进

时间:2023-06-12 09:38|来源:|浏览量:

即将迈入而立之年之际,苏州工业园区迎来新定位、新使命和新机遇。近期,江苏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支持园区以“打造一流产业新区、一流开放名区、一流创新园区、一流中心城区”为目标,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更多担当,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厉精更始“探路先锋”瞄准“首要任务”再出发

苏州工业园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探路先锋”,也是世界看中国、看江苏、看苏州的重要窗口。成立29年来,园区跟最强的比、跟最快的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先后获批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建设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被列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最好、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之一,2022年实现国家经开区综合考评“七连冠”,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朝着“四个一流”目标迈出铿锵有力步伐,具备向更高目标跃升的坚实基础。

开放格局持续扩大。园区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积极构建和嵌入全球化创新网络,日渐成为我国连接全球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的重要纽带,近年相继引入设立冷泉港、新国大苏研院、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等国际合作创新平台。累计118家外资企业被认定为省市区各级总部机构,获评全省唯一“省级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依托跨境投资平台、园区产业基金等金融领域创新组合,支持信达生物、蜗牛数字科技等科创企业扬帆出海、加快拓展国际市场。

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园区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持之以恒布局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产业结构不断“调高调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七成,成为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核心区域、获批科技部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以园区为核心区的苏州市纳米新材料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园区加快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相继获批建设并投入运营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以及苏州实验室、姑苏实验室等,参与国产大飞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近年上级科技人才入选数持续保持全国开发区和省市第一,累计278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其中创业类占全国7%。

亲商服务备受认可。园区积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秉持“有求必应、无时不扰”原则,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深化知识产权保护、要素市场化改革等,营商环境居全球第一梯队,“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成为市场主体对园区的共识。

新征程上,园区如何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意见》聚焦“四个一流”目标开展系统部署,将支持园区探路开放再出发。

《意见》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园区工作的肯定,也对园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出了更高要求。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沈觅说,园区将紧盯世界一流目标定位,坚持以产业创新为引领、科技创新为动力、开放创新为支撑,坚决扛起试验示范的责任担当,当好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力军。

加力加效支持园区持续深化“集成”探索

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紧邻上海,中新合作、自贸区等国家战略机遇叠加,回望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史,固然离不开“天时、地利”因素加持,但“人和”更加值得审视。虽然苏州作为地级市,在大院大所布局等领域面临诸多限制,但“上进生”园区多年始终如一、主动作为,抢抓国家、省、市各项机遇,以实干担当变“政策红利”为“发展盛势”。

全国首个试水产业用地分段弹性年期(10+N)出让模式、设立全国首个“MEMS产业专利池”……近年,园区将MEMS产业上下游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分析产业链“堵点”“难点”,持续创新适配政策,推出形成一批管用好用的集成创新制度。

“‘研易达2.0’的落地将为我们在苏州基地的研发项目提供极大帮助,本次有三个品种共四个品规的物品被列入‘白名单’,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实现了较大突破。”药明巨诺政府事务和公共关系部执行总监孙静对园区提供的贴心政策称赞有加。继“研易达1.0”版本后,2022年底,园区又推出升级版“研易达2.0”,将片区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用物品进口便利化举措适用范围由“未注册医疗器械”扩大至“未注册研发用药品、试剂、化学原料”,有效缩短了通关时间、加速企业药品研发进程。

近年来,园区以解决企业难以购买研发和临床用物品等问题为切入口,延申探索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相继开展“研易达”“研易购”等制度创新工作,其中“研易达”被国务院评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此次《意见》立足园区制度创新阶段性探索成效,把脉新时期面临挑战等,支持园区聚焦优势赛道加力加效,更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推动集成创新再上新台阶。

“聚焦重点产业开展首创性、集成式、差别化制度创新,深化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高端制造全产业链监管模式创新”“推动中新合作向全市域、全领域、全方位拓展”……纵览《意见》不难发现,“深化”“完善”等词汇反复出现。不标新立异,更不另起炉灶,而是坚持政策一以贯之,这有利于园区既有改革走深走实,为各类企业提供稳定的预期。

集成创新不断强化园区创新主体的经营预期和风控能力,2022年,园区经济承压见韧,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850.2亿元,增长7.0%,其中百强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120.2亿元、增长8.6%。

积小胜为大胜,积小变为大变,做强做大重点产业创新集群,集成改革的探索仍需持续。根据《意见》,到2025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7500亿元。未来,园区将充分利用各类政企对接交流机制,深入调研,推出一批针对性强、个性化程度高的务实政策,做“最懂产业的政府”。

知重负重变“支持礼包”为“产出红包”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能源链、产业链、科技链面临拆解和重组。作为我国开放创新前沿阵地,江苏、苏州、园区首当其冲。新形势下,园区如何化危机为转机,在变局中创新局?

“要坚定不移做强优势产业。全力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打造‘压不垮、搬不走、拆不散’的产业链。旗帜鲜明抓招商,大力招引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机构和人才团队,强化存量企业再招商。加快提升重点产业发展水平,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面向前沿领域加强布局、抢占先机、尽快成势。”5月4日,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苏州工业园区工作会议召开,要求园区围绕做强优势产业、做足开放特色、增进创新动能、建设高水平城市、持续深化改革等重点领域进行部署。

对照上述会议要求,园区专门制定《苏州工业园区关于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工作会议精神的任务分解方案(2023年度)》,提出6个方面共50条落实举措。

知重负重、勇毅前行。当下,园区各部门、各机构正铆足干劲,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拼搏姿态,奋力推动省委“支持礼包”变“产出红包”。

园区向南、吴淞江畔,占地48万平方米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5期项目正抢抓工期。适应企业招聘研发人员数量持续增加等需求,5期厂房实施更高标准,楼层从以往的4层增加至9层。自去年7月开工以来,该产业园克服不利因素提前两个月封顶,将为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载体建设越早,企业投产越早。我们同步推进规划建设与科技招商,目前5期产业载体已经储备了近百家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曚曚说,不久位于产业园的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8期也将投产,以保证园区生物药研发创新持续走在前列。

走进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亦是一片忙碌景象。获批建设短短两年时间内,该中心已完成挂牌、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开工、科研团队组建和项目攻关等关键事项。

该中心围绕光电子、高端装备、电力电子等重点方向发布8个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其中4个已启动;面向全国知名院校企业设立17个联合研发中心,协同开展研发平台建设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今年上半年,中心新增申请核心专利61项,累计超过230项,Micro-LED、可见光通讯应用等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青春之园区,正以奔跑的姿态谋求新一轮跨越赶超。接下来,园区将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与时俱进弘扬“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全力推进一流的产业新区、一流的开放名区、一流的创新园区、一流的中心城区建设,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率先探索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路径,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王梦菲 王艳艳

《新华财经》2023年06月09日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