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关闭页面][字号:]

挺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主阵地

时间:2022-11-04 09:44|来源:|浏览量:

近日,省科技厅公示2022年度省级创新联合体拟建设试点名单,苏州市入选的3家创新联合体,均来自苏州工业园区,而这3家创新联合体的牵头企业均来自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展现出区域创新发展的活力。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发展主阵地,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聚集了33所知名高校(研究院)、15家“国家队”科研院所、5000余家科技型企业,创新氛围浓厚。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书记许文清表示,科教创新区将全力营造最好的创新生态、最强的产业生态、最优的亲商生态,推动更多创新企业、研究中心在园区落地生根,助力园区向着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奋勇迈进。

企业轮番上市,创新动能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持续积累,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企业孵化链条与体系,在这里,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耦合,建立起企业从创业到发展再到上市的完备生态圈。企业的轮番上市,便是对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这一孵化体系的最好证明。

“自从上市后,企业通过引入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多种方式积极开拓新市场和新领域,不断优化业务结构。”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快可光伏是一家专业从事光伏连接系统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今年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第5家上市企业。

包括快可光伏在内,科教创新区今年新增上市企业还有润迈德医疗、纳芯微、东微半导体、创耀科技等。仔细浏览名单,这些企业均属于科教创新区“3+1”核心产业,即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和文创数字经济。其中,生物医药行业最为亮眼,以润迈德医疗为例,经过近10年的不懈耕耘,该企业已获授权及申请中的专利超过260项,其中包括36项PCT专利。

上市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生力军,科教创新区做好企业上市和上市企业的服务,以上市企业产业园为抓手,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优质服务,促进更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科教创新区上市企业产业园是苏州工业园区培育、壮大上市企业队伍的重要载体,产业园于2017年下半年启动规划、招商和建设工作,重点引进和培育上市(拟上市)企业、成长性高、税收产出大的企业以及处于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企业,目前已集聚上市企业12家。

既要有载体建设的硬支撑,又要有精准服务的软环境。聚焦企业上市服务,科教创新区整合资源,启动“独墅一帜”企业服务品牌建设,构建起面向不同产业领域、覆盖创新主体不同发展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是重点服务对象。点击进入独墅湖科创区官微,进入“独墅一帜”模块,这里清晰展示了相关活动通知和资讯,一键报名便可参与其中。

今年以来,科教创新区新增上市企业5家,累计上市企业37家,包括境内A股上市19家、香港联交所上市13家、纳斯达克上市3家、北交所上市2家。上市军团量质齐飞,展现出科教创新区强大的发展活力。

深化产教融合,让高校与产业无缝链接

开发建设的这些年,也是科教创新区对科教认知不断提升的过程。从最初的“研究生城”,到“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再到今天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这里从一个纯学术、纯教育的集聚区,在产业的更新、科技资源的导入、人才的蜂拥而至中,发展成为科教与创新深度融合的创新区。如今,这里每年约1.8万毕业生中,有近一半选择留在园区工作。

在现有基础上,独墅湖科创区以产业为导向,政企携手链接更多优质资源、推动教育结构转变,让高校与产业的融合更加无缝链接。

链接政企校三方资源。9月23日,“红色慧湖”科教创新区政企校协同发展系列活动暨苏州慧湖立新教育发展基金会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独墅湖青创港举行。基金会将增加“慧湖智库”“慧湖技术创新奖”“特色名师课堂”等项目,持续链接政企校三方优势资源,更好地推进高校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向地方产业、企业流动集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推进教育结构转变。“随着区域的发展,产业朝着更加高端的方向发展,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转变,因此,我们教育的结构也必须转变。”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莉分析,高校(研究院)对学术、人才培养、产业结合等方面有更高更好的布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进行调整,以此适合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比如,以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多为机电类、财会类,这两年增设很多生物医药方向专业,这在原来是没有的。

不仅有政府部门的努力,高校也在主动作为。今年秋季,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的西浦慧湖药学院迎来第二届新生入学。西浦慧湖药学院设置药物科学系、药学系、生物技术药系3个科系,共有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生物技术药等8个本硕博专业,首届即覆盖本科、硕士和博士3个学历阶段。目前,学院已跟20多家长三角地区代表性生物医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将在药物基础研究等方面构建共建共享创新生态圈。

开展“企业家兼职教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从企业聘请企业家兼职教授进行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合作;建立“校外导师制度”,打造一支校内外互补的职业生涯规划导师队伍……科教创新区让社会、学校、企业之间进行深度互动,不仅缩短了学生从校园进入社会的“适应期”,也有助于解决企业的人才和科技瓶颈,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动资源集聚,助力市域协同发展

有了这样精心培育的完备体系与生态,科教创新区积极融入市域一体化,发挥好区域资源优势,为市域协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仲秋时节,吴淞湾畔,一个个优质项目接踵而至,呈现资源加速集聚的喜人态势——

10月20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七期项目一期工程“五证齐发”顺利开工;9月28日,重大项目新建元润港产业园项目顺利开工;9月19日,总投资超10亿元的安踏国际一体化运营中心落户……

项目不断涌现背后,是科教创新区(东区)建设的快速推进。今年8月,苏州工业园区发布阳澄南岸创新城和吴淞湾未来城发展建设规划,提出在继续强化环金鸡湖城市主中心发展提升基础上,重点打造阳澄南岸创新城、吴淞湾未来城两个副中心,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东区)便处于吴淞湾未来城核心区。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东区)由苏州工业园区、吴中区两地共同建设,范围涵盖甪直、桑田岛及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部分区域,东区与原来的科创区发展相呼应、相承接。“东区的建设为科教创新区及园区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和新空间,两地将发挥各自的优势,激发合作潜能,实现互利互赢。”许文清说。

围绕“打造市内全域一体化发展标杆”总体目标,科教创新区以主动靠前服务确保项目落地加速。比如,京隆科技项目签约落户后,科教创新区金牌“帮代办”专员倒排时间、制定方案,让企业在45天内实现“五证齐发”、1天实现“净土交付、即签即建”目标,彰显科教创新区助力重大项目建设的“慧湖速度”。

奋进新征程,科教创新区明确,将争分夺秒加快项目建设,针对科教创新区(东区)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和任务,细化重点任务项目化清单,全力推进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

本报记者 王俊杰

《新华日报》2022年11月4日第17版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