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关闭页面][字号:]

建设“一区两中心”,苏州这么干!

时间:2021-04-20 13:23|来源:|浏览量:

今天下午,“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大会在金鸡湖畔举行。

会上,“一区两中心”揭牌;特聘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三个领域的院士专家担任“一区两中心”的科学顾问。大会发布了苏州市支持“一区两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有关产业政策。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郝跃,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世鹏在大会上发言。

“一区两中心”建设愿景出炉——

|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愿景是:

立足全产业链,聚焦靶点发现、新药研发、关键试剂与辅料、新型工艺等重点领域,构建“目标导向、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产学研用创新网络,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生物药技术创新策源地,引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价值链中高端,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力争到2023年,新建10个以上重大关键公共技术平台,引进培育30个以上高端领军人才团队,突破10项以上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成为全国中小微企业重大源头技术供给的创新服务高地。到2030年,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细分领域冠军企业和国际领军企业、集聚行业顶尖人才(团队)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显著提升我国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格局中的地位和优势。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愿景是:

聚焦氮化镓等重点研究方向,围绕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光电子等应用领域,攻坚突破,致力成为引领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产业战略安全的重要保障。力争到2023年,引进5个以上国际顶尖团队,承担70个以上重大研发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企业,打造贯穿全产业链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为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更多重大源头技术供给,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30年,形成完善的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体系,攻克一批制约我国战略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卡脖子”技术,辐射带动形成万亿规模产业集群。

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建设愿景是:发挥制造业优势,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先导区,围绕“AI+”制造、文旅、医药、金融领域,布局建设融合创新平台,完善协同创新攻关机制,打造成为集“技术前沿化、产业高端化、社会智能化”为一体的创新发展试验区。力争到2023年,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1000家、应用示范企业170家,形成30个特色鲜明应用场景,10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典型应用场景示范区。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2500亿元,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发展高地。

高质量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今年一季度,园区引进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产业领域高端项目近300个,新增上市科技企业6家。大会上,104个科技项目集中签约和开工,总投资近200亿元。涉及三大新兴产业领域项目超85%,部分项目专注于细分领域解决“卡脖子”问题。此次集中签约和开工,充分反映了园区汇聚全球创新资源、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的良好态势,必将为“一区两中心”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能。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苏州样本”和“园区示范”。

记者 毛文良

《看苏州》2021年4月20日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