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管委会首页
繁體 |English |日语 |无障碍 |关怀版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苏州日报]首届智慧治理双创大赛举办 全国41所高校参与角逐

时间:2025-06-18 16:16:55  来源:    本文被阅读次数:

日前,首届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苏州工业园区纳米大学科技园展开,比赛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力量,将“以善智·致善治: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治理”作为主题。历经近两个月紧张有序的赛程,从41所高校135支队伍中突围的15支决赛战队,带着“让治理更高效、更公平、更智慧”的初心,在独墅湖湖畔展开终极较量。

本次大赛由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委会、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治理学院、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独墅湖青年创新创业港、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承办,并且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和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与多家生态合作伙伴联合打造的“AI+治理创新试验场”,这场大赛坐拥135万奖金池、横跨四大治理赛道,不仅是科技人文浪潮上的一场尖端赛事,更是“人工智能+智慧治理”领域前瞻部署的“种子计划”。

比赛由产学研一线专家担任评委,现场评选出了2支一等奖队伍,3支二等奖队伍,5支三等奖和5支优胜奖队伍。参赛项目不仅涵盖智慧社会与公共服务优化、智慧企业与市场治理赋能、智慧政府与城市治理创新、智慧网络与数据治理探索四大主题领域,还围绕智慧科技与文化遗产焕新、人工智能与新能源等多元一体展开探讨,充分展示了青年学子以科技服务社会,用创新回应时代的技术理想和家国情怀。各专家评委将进一步畅通优秀创业项目成果赛后衔接与孵化机制,搭建起青年创业者与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的对接平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治理领域的创新应用和成果转化。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参赛选手孙忠祥所在队伍XHP的项目——“慧审”:大模型驱动的可信模拟法庭获一等奖,该项目基于团队研发的大模型驱动的可信模拟法庭系统——“慧审”,结合大模型推理、幻觉检测与公平性机制,构建支持文本、语音、图片等多模态输入的交互式庭审平台,完整模拟庭审四大环节,可广泛应用于普惠法律服务、法律实训与司法研究。他表示,“这次经历不仅验证了我们‘让公平可计算’的技术理念,更坚定了我们继续深耕法律AI领域的决心。期待未来能与更多同行者共同推动智慧司法的发展,让AI技术真正服务于社会公平正义。”

实习生 崔楚晗

《苏州日报》2025年06月17日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