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管委会首页
繁體 |English |日语 |无障碍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说园区

来园区,解锁国际博物馆日沉浸式新玩法

时间: 2025-05-15 14:34 |来源: |浏览量:|字号:

在明媚的五月天里,“5.18国际博物馆日”将如约而至。当下,逛博物馆是最热门的文旅体验之一。如何发挥文化延续、文化交流的职责,让古老文明与现代发展同频共振,这是博物馆发展的关键课题。


在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南岸,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正持续奏响千年文明的“现代乐章”。2021年,园区建设完成“行走在遗址间”草鞋山遗址保护主题展厅及草鞋山考古工作站,并依托遗址公园,打造一系列品牌活动,用当代语言讲述文化故事,打造探源江南文明的首选地。近日,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积极策划,将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推出草鞋山文化大讲堂、考古研学、AR游园等一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沉睡的文化遗产“开口说话”,让厚重的文明探源“鲜活可触”。

一次漫谈——

在草鞋山倾听过去与未来

在博物馆,一件件器物连接着过去和现在,是溯源古老文明的生动“桥梁”。如何理解这些器物?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文明状态下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草鞋山文化大讲堂,由考古学家们开启的时空漫谈将为你解惑。


5月18日,草鞋山文化大讲堂将邀请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坚,围绕“太湖边上的白陶:器物、生态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勾连”主题,与观众展开探讨。

事实上,早在2022年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之际,一场“院士带你走进草鞋山”主题活动即拉开了草鞋山文化大讲堂的序幕。在首场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现场讲解“行走在遗址间”主题展,与观众一同探源江南史前文明。

随后的三年间,草鞋山文化大讲堂不断丰富内涵,成为园区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之一。活动广泛邀请考古学家、文化专家等行业大咖,结合“线下讲座+线上直播”等形式,带领观众一起跨越时空,在中华文明探源的大背景下,多维度解读草鞋山六千年。迄今为止,活动已邀请林留根、李新伟、张学锋等十余位业内大咖,围绕《稻作与人文江南之肇基一一探赜苏州草鞋山遗址》《从草鞋山看良渚文化与中华文明》《最早的江南——苏州先民的基因与早期文化的底色》等主题展开分享,累计吸引线上线下20余万人次参与。

一场研学——

小小考古学家“养成记”

观文物,感受历史的厚重;修器物,在手作中与古老文明展开“亲密”对话……当一次次走进博物馆,在沉浸式的观赏、体验中,小小孩童也能跨越时间长河,感受文化的无限魅力。

数月前,在“心动春山”草鞋山春日游园会期间,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联合苏州吴文化博物馆,首次推出了“小小考古学家之草鞋山遗址探秘记”研学活动,受到了青少年们的热烈欢迎。本周末,研学营第二期也将正式开班,通过精彩的活动策划,打造一场探秘古老江南文明之源的旅程。


“博物馆日期间,我们策划了‘小小考古学家:从博物馆到遗址的探秘之旅’研学活动,从吴文化博物馆到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组织青少年参观‘考古探吴中’‘草鞋山遗址保护主题展’两个常设展,其间穿插考古知识小课堂,并推出陶器修复体验课,参观与体验并行,让青少年们感受博物馆的魅力。”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工作人员介绍说。

一次游园——

科技赋能,“穿越”六千年的江南

当古老文明邂逅最新技术,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打造的数字游园新体验让六千年前的江南跃然于眼前。去年夏天,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创新推出“数字草鞋山”项目,依托数字孪生、增强现实(AR)等数字化技术手段,构建草鞋山区域3D孪生体,再现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时期草鞋山原始风貌及先民建造房屋、农耕劳作、日常生活等场景。


“‘数字草鞋山’是我们首创性打造的国内户外遗址公园AR眼镜沉浸式互动导览项目。我们从一片叶子、一条河流开始打磨,创造了一个数字空间中的‘草鞋山世界’。游客戴上AR眼镜,可以瞬间‘穿越’回最初的江南,沉浸式体验史前文化时期江南先民的生活。”该工作人员说。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数字草鞋山”再一次面向市民游客开放。依托科技赋能,让更多人行走在遗址间,感受六千年前的“中心聚落生活”。

推开“时空之门”,一场跨越六千年的“对话”即将开启。在国际博物馆日,我们不妨相约草鞋山,在一系列精彩活动中,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探寻江南文化源头的奥秘。

编辑 严春霞

2025年5月15日

来园区,解锁国际博物馆日沉浸式新玩法

时间: 2025-05-15 14:34 |来源: |浏览量:|字号:

在明媚的五月天里,“5.18国际博物馆日”将如约而至。当下,逛博物馆是最热门的文旅体验之一。如何发挥文化延续、文化交流的职责,让古老文明与现代发展同频共振,这是博物馆发展的关键课题。


在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南岸,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正持续奏响千年文明的“现代乐章”。2021年,园区建设完成“行走在遗址间”草鞋山遗址保护主题展厅及草鞋山考古工作站,并依托遗址公园,打造一系列品牌活动,用当代语言讲述文化故事,打造探源江南文明的首选地。近日,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积极策划,将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推出草鞋山文化大讲堂、考古研学、AR游园等一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沉睡的文化遗产“开口说话”,让厚重的文明探源“鲜活可触”。

一次漫谈——

在草鞋山倾听过去与未来

在博物馆,一件件器物连接着过去和现在,是溯源古老文明的生动“桥梁”。如何理解这些器物?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文明状态下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草鞋山文化大讲堂,由考古学家们开启的时空漫谈将为你解惑。


5月18日,草鞋山文化大讲堂将邀请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坚,围绕“太湖边上的白陶:器物、生态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勾连”主题,与观众展开探讨。

事实上,早在2022年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之际,一场“院士带你走进草鞋山”主题活动即拉开了草鞋山文化大讲堂的序幕。在首场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现场讲解“行走在遗址间”主题展,与观众一同探源江南史前文明。

随后的三年间,草鞋山文化大讲堂不断丰富内涵,成为园区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之一。活动广泛邀请考古学家、文化专家等行业大咖,结合“线下讲座+线上直播”等形式,带领观众一起跨越时空,在中华文明探源的大背景下,多维度解读草鞋山六千年。迄今为止,活动已邀请林留根、李新伟、张学锋等十余位业内大咖,围绕《稻作与人文江南之肇基一一探赜苏州草鞋山遗址》《从草鞋山看良渚文化与中华文明》《最早的江南——苏州先民的基因与早期文化的底色》等主题展开分享,累计吸引线上线下20余万人次参与。

一场研学——

小小考古学家“养成记”

观文物,感受历史的厚重;修器物,在手作中与古老文明展开“亲密”对话……当一次次走进博物馆,在沉浸式的观赏、体验中,小小孩童也能跨越时间长河,感受文化的无限魅力。

数月前,在“心动春山”草鞋山春日游园会期间,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联合苏州吴文化博物馆,首次推出了“小小考古学家之草鞋山遗址探秘记”研学活动,受到了青少年们的热烈欢迎。本周末,研学营第二期也将正式开班,通过精彩的活动策划,打造一场探秘古老江南文明之源的旅程。


“博物馆日期间,我们策划了‘小小考古学家:从博物馆到遗址的探秘之旅’研学活动,从吴文化博物馆到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组织青少年参观‘考古探吴中’‘草鞋山遗址保护主题展’两个常设展,其间穿插考古知识小课堂,并推出陶器修复体验课,参观与体验并行,让青少年们感受博物馆的魅力。”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工作人员介绍说。

一次游园——

科技赋能,“穿越”六千年的江南

当古老文明邂逅最新技术,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打造的数字游园新体验让六千年前的江南跃然于眼前。去年夏天,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创新推出“数字草鞋山”项目,依托数字孪生、增强现实(AR)等数字化技术手段,构建草鞋山区域3D孪生体,再现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时期草鞋山原始风貌及先民建造房屋、农耕劳作、日常生活等场景。


“‘数字草鞋山’是我们首创性打造的国内户外遗址公园AR眼镜沉浸式互动导览项目。我们从一片叶子、一条河流开始打磨,创造了一个数字空间中的‘草鞋山世界’。游客戴上AR眼镜,可以瞬间‘穿越’回最初的江南,沉浸式体验史前文化时期江南先民的生活。”该工作人员说。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数字草鞋山”再一次面向市民游客开放。依托科技赋能,让更多人行走在遗址间,感受六千年前的“中心聚落生活”。

推开“时空之门”,一场跨越六千年的“对话”即将开启。在国际博物馆日,我们不妨相约草鞋山,在一系列精彩活动中,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探寻江南文化源头的奥秘。

编辑 严春霞

202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