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裕国
郑裕国围绕《生物制造——物质生产的创新模式》主题,分享了对生物制造的认识、理解和实践。
在郑裕国看来,生物制造具有强大的优势。从原料、过程、产品来讲,它可以把资源分子转化为功能分子,功能分子产生功能产品,使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无毒低物、可持续方向发展,把各类过程和生物技术密切相结合。
“生物制造过程是一个物质转化过程。通过把资源分子向功能分子转化,从而降低能耗,节省消耗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实现产业升级,并且从功能科技上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物制造是制造业发展新的引擎,因为制造业是具有强大造血功能的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郑裕国说。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制造业是推动工业化现代化的主力军。而生物制造提高效率,把科技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可以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生物制造成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构成,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反馈。
此外,生物制造还充分重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其中,生物制造的重要组成领域,医药生物制造的创新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生物制造过程中,用生物催化技术,改变原有的工业模式,用高效的细胞工厂实现生物制造替代化学制造,从而形成更高质量、成本更低的生产模式,这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郑裕国表示,生物制造作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着物质的生产方式,实现生产原料、制造过程、产品性质的重大革新。通过生物制造,可以建立低污染、低能耗、高原子经济性的产品生产线,从而降低碳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引领医药、材料、化工、农药等领域的工业革命。生物制造过程中不断融合新的前沿技术,高度集成,形成新的工业体系,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