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关闭页面][字号:]

为“世界一流”积蓄更多“第一资源”

时间:2023-07-09 12:58|来源:|浏览量:

苏州城东,一个拥有开放包容精神、海纳百川气概的非凡园区,正引燃全球英才来此创新创业的持续热情,积蓄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不久前,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意见》,强调苏州工业园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盯世界一流目标定位,坚持以产业创新为引领、科技创新为动力、开放创新为支撑,坚决扛起试验示范的责任担当,努力成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锚定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目标定位,苏州工业园区坚持以“人才引领驱动”,通过创新人才招引路径、构建人才服务生态,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全力推进一流的产业新区、一流的开放名区、一流的创新园区、一流的中心城区建设。

新的奋进征程上,且看园区用“第一资源”续写新的辉煌!

创新路径

吸引各路创业人才近悦远来

开发建设29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从一片洼田密布的茭白之地发展成为创新之城、非凡园区,创造了多个“第一”和“唯一”。在此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批批优秀人才选择园区、恋上园区、扎根园区,形成了人才集聚和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为园区带来了创新创业的活力。当前的苏州工业园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又该如何构建优质的引才育才体系,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

现阶段,面对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这一目标,苏州工业园区既放眼全球,也望眼地区,又着眼自身,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瞄准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人才,通过搭建招才引智平台、构筑全球引才体系,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用好招才引智平台。连续举办14年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苏州工业园区分会场,已累计引进落户项目1693个,连续四年落户项目数均居全市第一,436人入选各级领军人才,并培育了一大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有力支撑了园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及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发展,已然成为园区招才引智的“金名片”。

王新宇就是参加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后选择留在园区创业的人才之一。2011年,来自华兴致远的“省双创人才”王新宇在参加完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后,便决定将企业核心团队从北京迁至苏州工业园区,三年间,企业自主研发的检测系统在国内高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于2014年上市成为神州高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王新宇毅然在园区开启二次创业,成立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仅一年时间,公司就实现了自主驾驶、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在农业植保专用工业级无人机上的应用。目前,全球首批自主型全域智能感知植保无人机已从园区“飞”往世界各地。

构筑海外引才体系。苏州工业园区在日本东京、新加坡等全球重要节点、关键城市实体化布局一批海外商务中心,积极探索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设,打造离岸孵化器群,形成规模效应,并打通全球创新资源利用便捷通道,为孵化海外科技项目、转化海外科技成果、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提供重要支撑。不仅如此,园区还拓宽引才渠道,绘制生物医药细分领域人才图谱,形成近3000份海外人才精准画像,找准寻才方向。同时,园区做深金鸡湖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推出“全球城市伙伴计划”,联动全球25个重要城市59位企业家和投资人,2022年共吸引458个海外项目报名。

苏州工业园区还借力信息化,帮助海外人才有效落地。园区开发建设的“iDream”“园”梦人才平台,集高层次人才需求发布、技术需求对接、高端猎头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统筹重点产业人才、技术需求,通过链接全球猎头机构,协同海外商务中心,实现高层次人才供需高效对接。上线至今,累计入驻企业及科研院所260家、入驻猎头机构87家,发布中高层次人才岗位共计318个,成功匹配年薪40万元以上高层次人才61位。

全球人才坚定不移“引”,本土人才持之以恒“育”。苏州工业园区瞄准区域发展优势产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工程硕士、博士后全产业链人才培育体系;与华东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建立“2+1”工程硕士校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聚焦园区生物医药一号产业,设置西浦慧湖药学院、集萃学院,累计培养1万余名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成立全省首家生物医药创新集群博士后联合中心,打破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博士后培养壁垒,累计建立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56家,53名企业博士后入选首批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占全省四分之一……园区以“全链条育人”促进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以深化校地企三方合作激活区域发展“一池春水”。

做优生态

给人才更多爱上园区的理由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不仅决定了城市的竞争力,更决定了城市的未来。苏州以营商环境之优破转型和产业升级之难,推动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紧紧依靠人才、用好人才的进阶之路。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市的人才高地,正不断创新人才服务举措、构建人才发展最佳生态,把创新之“火”烧得更旺,把产业之“核”铸得更硬,把人才之“力”聚得更强,为苏州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贡献更多的力量。

今年2月,苏州工业园区“才聚金鸡湖”人才服务品牌重磅发布,该服务体系涵盖“政务直通车”“智汇合伙人”“领军研学社”“人才会客厅”等多个子项,覆盖政务服务、资源对接、创业培训等多项服务,以“硬”举措、“软”环境全力护航人才企业落地成长。

“才聚金鸡湖”人才服务品牌的发布是园区留才、爱才的生动实践。在服务人才过程中,园区全力培育“拴心留人”的创业沃土,精心涵养“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的人才环境,给各路英才更多爱上园区的理由,让干事创业的舞台多姿多彩,使创大业的人才近悦远来。

建设好人才制度软环境。对标国际经贸规则,试行长三角外籍高端人才互认,建立全省首个外国人才工作、居留许可“单一窗口”;构建科学精准的人才评价机制,推出全国首个以产业分类的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职称资格目录,在全省首创生物医药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首开生物医药工程高级职称评审通道……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中,苏州工业园区忧人才之所忧、急人才之所急,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人才在这里既暖心又安心。

搭建好载体平台硬支撑。产业是一个区域发展的支撑、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苏州工业园区逐步建立起一个特色产业、一个产业规划、一家国资公司等“十个一”新兴产业培育机制,建成生物医药产业园、纳米城、人工智能产业园等科技创新载体;“一区两中心”、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如火如荼地发展中;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一批大科学装置成为尖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一批科创载体平台的搭建,为高科技人才大放异彩全面赋能。

在创业初期,正是园区提供的开放平台,让纳微科技创始人江必旺和团队度过了那段艰苦难熬的日子。“如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这种高达几百万上千万元的仪器设备要我们自己投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更别提企业的后续发展了。”江必旺是园区第一批引进的科技领军人才,得益于纳米所的高端仪器设备开放平台,技术人员只需要经过培训,就可以直接上机做实验,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加快了企业的研发速度,纳微科技现已成为国内首家纳米微球材料领域的上市公司。

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地向前奔跑,苏州工业园区还做优做实人才安居这个“关键小事”。从借鉴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经验探索制定人才优租房制度,到扩面提效推出“虚拟优租房补贴”补足需求缺口,再到整合资源打造“iHome”人才安居融合服务平台,一直以来,园区都在探索解决人才个性化的住房需求,目前已在重点区域布局各类人才公寓项目26个,提供房源21229套(间),努力做好“园区最倾心”的乐居口碑。

11.58平方公里的独墅湖科创湾,绘就高品质人才社区的现实模样,人才的理想生活在这里被重新定义;花语江南等7家人才会客厅,搭建融通合作、资质对接平台,深情演绎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全市首家女性人才公寓——苏州工业园区iLiving女性人才公寓建成启用,为女性人才干事创业提供更好环境……凡此种种,皆是园区为风雨兼程、追光逐梦的每一位人才倾心打造,矢志将人才“流量”变人才“留量”。

用好人才

赋能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

对一座城市来说,引来人才、留住了人才,区域发展便有了源头活水。在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中,来自天南海北的各路园区英才既是“答题者”,又是“阅卷人”,正是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不懈付出,才让这座城市熠熠生辉。

在人才的加持下,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正在渐次铺展——

生物医药是苏州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经过十多年培育,园区已成为国内最具产业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作为最早一批留美回国创业的科学家,童友之经历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无人问津的至暗时期,也见证了其蓬勃发展的光明之路。2009年3月,怀揣着对祖国炽热的爱,童友之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创办开拓药业,致力于小分子抗癌药的研发。在园区对其资金、政策等的帮助下,开拓药业发展迅速,不仅手握“明星项目”抗癌药物普克鲁胺,还自建研发中心及产业化基地。眼下,开拓药业正加大研发力度,积极拓展与全球制药公司的合作,打造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战略布局。

从“零基础”变成“千亿级”,十多年来,园区纳米产业培育“慢工出细活”,现已跻身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以园区为核心的苏州市纳米新材料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创新集群建设高歌猛进。

“这里的政府干部很专业,聊天时我提到一个纳米的专业名词,对方就能跟我说未来的产业方向在哪里,这种感觉有点像‘高山流水遇知音’!”2011年,离开工作生活多年的美国硅谷,潘克菲带着创业梦想在国内四处考察,通过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潘克菲对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布局“一见钟情”。次年,潘克菲便与团队成员在园区创办苏州诺菲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布局纳米银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凭借小小的纳米银线,诺菲纳米现已拥有150余件国内外专利,其中91件已授权,包括11项美国发明专利。

作为全国首个明确提出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并出台专门政策予以鼓励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早在2017年,苏州工业园区便吹响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集结号”,至今已集聚超900名各级领军人才、超13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科大讯飞、思必驰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纷纷涌现,微软、百度等业界巨头也在这里设立了相关的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苏州工业园区与美国硅谷特别相似,创业人才在这里可以心无旁骛专攻产品、技术、市场。”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圣感慨地说。在回国之初,刘圣凭着商业计划书拿到了园区给予的第一笔天使投资基金,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长为集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的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在高科技人才的助力下,园区连续7年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一;2022年,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总产值超3600亿元,增速保持20%左右;“2022年第三代半导体最具竞争力产业园区”和“2022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十大园区”中,园区均排名第一。

伴随着“人到苏州必有为创在园区最精彩”成为每一位人才的共识,苏州工业园区上下正齐心协力,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发展所需不懈努力。可以预见的是,一个人才体系更加完备、生长沃土更加滋润、区域发展更加澎湃的图景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版撰稿 王俊杰 (苏州工业园区人才办供图)

《新华日报》2023年07月09日第9版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