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管委会首页
繁體 |English |日语 |无障碍 |关怀版

科技招商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苏州日报》聚焦!青年科学家赵昕:我非常庆幸选择了苏州

时间:2024-10-14 09:54:00来源:     本文被阅读次数:

近日,《苏州日报》聚焦苏州工业园区科技招商中心引进企业——芯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前不久,在2024苏州国际科创大会上,芯宿科技创始人赵昕获首届苏州青年科学家授牌,并作为获奖代表发言;当天,芯宿科技还正式发布自主研发、全球唯一在售的芯片基因合成仪。


“回顾这几年的创业历程,我非常庆幸选择了苏州。” 赵昕说。

翻开赵昕的履历,光环满满。赵昕201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1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姑苏领军、金鸡湖领军等人才计划,并获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半导体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 赵昕说,提起半导体,很多人脑海中的都是用在手机、电脑里面的芯片。然而除了实现计算、存储等功能之外,芯片是人类掌握的尺寸最小、通量最高、最灵敏的控制工具,其关键尺寸已经到纳米尺度,和基因、蛋白等生物分子同样大小,因此半导体芯片可以直接为生命科学提供单分子级别的合成与检测能力。

合成生物学,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重要的生物技术之一。赵昕介绍,芯宿科技实验室设计并流片的芯片由集成电路、MEMS电极异质集成制造,集成电路控制一个个微米尺度的电极操控微合成反应,每一个微电击上都可以合成不一样的基因序列。和传统的96孔板相比,合成反应通量增大上千倍,可以将基因合成成本降低100倍以上。

芯宿科技

芯宿科技成立于 2021 年,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分子芯片驱动生物技术半导体化的公司,通过设计和制造 IC、MEMS 和微流控芯片赋能新一代生物技术,芯宿科技也是国内首家开发第三代 DNA 合成技术的企业。

“2021年,我和MIT同学吴丹博士一同回国,与北大师妹董一名博士共同创办了芯宿科技。”赵昕说,“当时我们就是背了个包就来了”,三年半的时间里,公司团队从几个人发展到接近六十人,也很幸运得到了多家头部风投机构的支持,完成了三款芯片的流片,并从去年开始了商业化,为一批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分子诊断企业提供服务。

赵昕表示,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苏州优越的营商环境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在优异的营商环境感召下,我们今年把总部搬到了苏州工业园区。而创业的这三年半,我们更是深刻感受到了苏州雄厚产业基础的重要性。”

赵昕介绍,芯片合成是基因合成技术皇冠上的明珠,研发所需要的交叉学科人才横跨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工艺、有机化学、表面化学、分子生物等十几个学科。“只有苏州孕育了半导体、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基因合成等诸多产业,没有这么广阔和深厚的产业基础,我们不可能这么迅速组建交叉学科团队并实现研发到量产到商业化的突破。”

芯宿科技去年已经实现初步的服务商业化,在今年设备芯片商业化的基础之上,明年后年将走出国门,使用中国自主创新的半导体芯片赋能全球生命科学的飞速进展。“作为青年科学家,应该担负起职责和使命,实现更多的全球领先的技术突破,为国家以及人类的技术进步添砖加瓦。” 赵昕最后说。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