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管委会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跨境动态

物流监管效率再提档

园区海关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发力智慧监管

时间:2025-04-04 11:34:39|来源:苏州日报|浏览量:|字号:

记者昨天从苏州工业园区海关获悉,自全国首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度自动驾驶(L4)级别智能网联无人车载货物在苏州自贸片区通关验放以来,无人车累计行驶里程已达7000公里,高效完成391次配送任务,运送货值达600万美元,为企业降低50%综合物流成本。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内电子制造、生物医药、仓储分拨等企业与区外之间的运输货物呈现“多车次、多件数、低货重”特点。传统厢式货车运输模式下,单批货物单车装运,成本较高;多批货物集中装车,又可能造成延误。为解决物流监管中的痛点,园区海关以智慧监管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科技赋能,2023年10月在全国首创智能网联无人车通关验放项目。项目通过“智通云”指挥控制系统与海关“慧眼通”无人智能物流监管系统互联互通,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技术,实现物流载货识别、通关放行的全自动化嵌入式24小时无感自主验放。项目的实施精准解决了综保区内“小件、高频”货物配送的痛点难点,通过科技创新,保障有序监管、提升通关效率,深受企业欢迎。

不仅如此,针对高新技术货物在普通环境下开拆查验可能影响性能和品质的问题,园区海关在上海海关支持下,率先试点长三角一体化协同查验措施,并建成江苏省内首个100级海关高等级无尘查验室。这一举措满足了真空包装货物快速验放的需求,使进出综保区的真空包装货物实现随到随查,整体查验时间缩短50%,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0%。截至目前,参与试点企业已增加到19家,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行业,累计实施查验协同237票,监管货值达2.25亿元,为企业节省成本约900万元。

园区海关始终将服务企业放在首位,通过推动AEO制度落地见效、引导企业使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时掌握货物信息、探索企业信用参考模式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针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园区海关深入开展调研,报送税政调研建议并转化为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优惠政策。

“未来,我们将继续发力智慧监管,陆续推出前置货站等改革创新举措,不断提升物流监管效率,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苏州工业园区海关驻唯亭办事处副主任薛泳军说。

驻园区记者 肖瑶 陈燕 通讯员 朱晓技

《苏州日报》2025年04月04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