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管委会首页
繁體 |English |日语 |无障碍 |关怀版

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去年行业营收超160亿元 苏州工业园区加速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时间: 2025-02-13 09:51:26   来源:     本文被阅读次数:

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控制系统及驱动技术等关键技术的飞速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在苏州工业园区,各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纷纷抢抓新一轮风口,加速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Wanda和Martian两款人形机器人是优理奇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这几天,在公司模拟的厨房、卧室等家庭场景中,两款机器人正忙着处理家政。即使是拿取嫩豆腐、制作汉堡、清洗碗碟、折叠衣物这样的精细操作,它们都能轻松完成。

“具身智能浪潮最重要的就是通用和泛化。在机器人材料识别、非刚性物体抓取操作等精细动作上,我们的触觉大模型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理奇科技(UniXAI)CEO、创始人杨丰瑜介绍。

让机器人实现连续处理家庭场景中“精细活”的关键,正是源自世界首个融合触觉的预训练多模态大模型UniTouch,叠加感知操作解耦范式等团队技术结晶,让大模型兼具泛化性和灵活性,能够支持非常复杂的任务。同时,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面临操作数据匮乏、训练效率低、训练数据过拟合导致泛化表现差等难题。优理奇科技凭借一整套自研运动基元模仿学习算法,通过机器人模仿学习人类操作轨迹并提取关键点,显著降低机器人训练对数据的依赖。

作为2024年2月落地园区的一家机器人科技企业,优理奇科技依托区域制造业优势和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短短半年就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消费级全尺寸通用移动人形机器人,并持续研发迭代,目前已实现软硬件全栈自研,双足人形机器人Martian发布,轮式双臂人形机器人Wanda1.0和2.0发布和量产,并正聚焦研用相融,加速创新迭代。

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园区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已形成发展势能——集聚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98家,2024年营收约163.4亿元,累计培育上市企业2家,各级独角兽(含培育)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其中,在零部件和软件系统等上游环节,已集聚思必驰、科大讯飞、能斯达、中科行智等重点企业;在机器人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等中游环节,江苏北人、艾利特机器人、汇博机器人、镁伽科技、优理奇、星海图等重点企业也齐齐发力。

企业奋力拼搏,政府政策加码。近期,《苏州工业园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明确园区将围绕具身智能整机、智能系统关键技术、核心组件等重点领域,实施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拓新突破关键技术、加速推广场景落地的发展路径,目标到2027年全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驻园区记者 陈燕 通讯员 顾雅芳

《苏州日报》2025年02月11日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