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金鸡湖畔,发展的热力随气温一同攀升。6月6日,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扩大)会议召开——肩负起为全省发展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更描绘出“下一个三十年”的精彩蓝图。当“开放创新”的基因遇上“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园区正以铿锵有力的步伐昂首前行。
争当“挑大梁”先锋 园区稳经济促发展
今年以来,园区统筹抓好“一统领三稳三新三保”,全力保持经济“大盘”稳定。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9.7亿元,增长5.9%。
在稳经济促发展的关键赛道上,园区以“挑大梁”的担当冲锋在前,既做政策红利的转化器,更当产业升级的排头兵。
工业上,园区对照目标抢进度,加强精准支持和要素供给,用好政策,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增资扩产,更大力度推动企业规模增长、能级提升。
外贸上,园区持续抓好“一稳三新”,深化“六专四清单”等工作机制,落实“百团千企出海”、苏品苏货“全国行”等专项行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离岸贸易,力争全年服务贸易额增长10%、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实现翻番。
项目上,园区一手抓招商,紧扣“623”产业体系,拓展全球招商网络,强化国有资本引领带动,加强招投联动,力争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超10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总额保持全市领先;一手抓推进,深化“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等举措,创新“项目管家制”,推动省市重点项目尽快投产投用。
创新链牵手产业链 园区担使命打头阵
5月底,由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苏州)主办的BioMatch系列活动走进杭州,双城联动破解转化难题,翻开跨区域协同创新新篇章。
去年9月,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约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园区,聚焦创新药孵化和医疗器械领域,搭建全国高校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推动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
至今,BioMatch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5场,涵盖了抗体药物、生物制造、大健康等多个细分领域,联动北京、杭州等全国多个城市,展示了来自超20所高校的75个前沿项目成果。
同样在不久前,微软创新赋能暨生态加速计划-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第六期“支点加速营”开营,通过一系列量身定制的“加速”服务,助力创新企业获得精准帮扶,跑出发展“加速度”。该创新中心成立7年来已累计孵化企业290家,助力园区成功引进了一批优质科创项目和科技领军人才团队。
科技创新“最先一公里”和产业落地“最后一公里”如何贯通?园区打出组合拳,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奔赴”,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也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硬支撑。
当前,园区正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这其中,离不开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园区将进一步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建好用好苏州实验室、“一区两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科技攻关组织方式,力争在先进半导体材料、高端芯片研发、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此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完善高效能融合生态,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向企业开放,打造更多应用场景。
改革开放“同频共振” 园区闯新路勇争先
货物安检、海关查验收运等环节都在园区进行,企业可以在家门口享受上海丰富的国际航线资源,最多可降低地面物流成本近30%……这是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惠企红利。
该前置货站由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港航集团、上海机场集团、中国东航集团联合打造,场地规划面积约2700平方米,是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航空前置货站,自4月正式启用后一个月,就累计有26吨货物出口到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总货值约1642万元。
以制度供给增创先发优势,园区努力积蓄向前发展的更大推动力。“我们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积极推动《南京海关支持苏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落地见效,紧贴企业诉求、破解发展堵点,以‘前置货站’、智慧报关厅、智能网联无人车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实际成果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关长曹勇新说。
随着夏日奋进的步伐,中新生命科学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首期主体建筑施工,建成后将重点落地包括研发机构、技术转化中心、行业领军企业、专业服务平台等在内的全球领先生物医药创新型机构。秉承中新合作的基因,迈出开放创新的脚步,园区聚焦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领先和专精特新企业寻找新的合作空间,持续推动医疗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高技术产业项目落地,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园区将一体推进园区30周年三份政策文件贯彻实施,加快落实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国家层面14项支持举措,坚持“标准题+自选题”一起答,加快形成一批早收成果;积极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数据跨境流动等试点,创新“苏易通”模式,探索更多贸易便利化举措;抢抓苏州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机遇,拓展科技研发、生产服务、高端商务、文化服务等爆发力强的新赛道,加快建设全省“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
城市“提优”民生“提质” 园区求实效作示范
街角绿地变身“口袋公园”,“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串起幸福日常……今年以来,园区以民生“小切口”撬动城市“大变化”,通过“硬件升级+服务加码”双轮驱动,让高质量发展成果可感可触。
白塘生态植物园占地60.5公顷,整个公园从西往东形成南北条块状规则式人工种植展示区、岛屿生态自然区、湖区、山地自然生态林四个区域,覆盖各个季节的典型植物。春赏樱、夏观荷、秋品叶、冬沐阳,白塘生态植物园四季皆景,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晨练者在林荫道跑步,亲子家庭在草坪野餐嬉戏,摄影爱好者捕捉白鹭翩跹,夜晚湖畔散步人群络绎不绝,都市人在这里尽享自然野趣。
白塘生态植物园作为园区的一抹生态绿意,展现了产城融合的规划理念。园区以“面向未来的苏州城市新中心”为蓝图,打造出经济活力与宜居品质并重的现代化新城典范。
夏天的风吹动金鸡湖,阵阵涟漪恰如城市跃动的商贸活力。去年,园区新增首店突破200家,全市有1/3的品牌首店选择落户园区,今年以来,首店、新店持续汇聚,并以更加创新的模式、更具特色的定位为园区商贸繁荣注入强劲动能。
园区深入贯彻关于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战略部署,聚焦存量商业、首发经济、直播经济、连锁商业、服务经济、商旅文体融合等领域,加快商业焕新、业态更新、场景创新、供给提质、能级提升,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未来,园区将坚定“百姓富”的志向追求,以更高标准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城市“提优”——高水平打造中央河CBD,持续推进阳澄南岸创新城、吴淞湾未来城两个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出更多高质量文旅产品。
推动民生“提质”——加强养老、生育、医保、社会救助等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升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力度促进就业,推动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当开放的春风拂过金鸡湖的碧波,当创新的星火点燃产业的燎原,园区正以奔跑的姿态宣告:而立之年的园区,青春正好,未来可期!
编辑 唐晓雯
202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