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普法专栏 > 普法动态
园区“123工作法”加强未成年特殊人群矫治帮教
时间: 2021-03-02 14:53:51 |来源: |浏览量:|字号:
2021-03-02 14:53:51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司法局针对未成年特殊人群受教育程度偏低、法律意识薄弱、易冲动叛逆、可塑性强等特点,通过“123工作法”加强矫治帮教,帮助未成年特殊人群重塑健全人格,顺利融入社会。

一是严守“一条底线”,强化行为矫治。对于新入矫、监管难度大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加强日常监管。密切关注出现违规行为的未成年人,及时依法收集证据,依法给予警告处分,敦促其敬畏法律,严守安全底线。同时,及时开展集中教育学习会,以案释法、防微杜渐。例如,娄葑街道两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后分别受过2次、1次训诫,今年1月中旬,两人再次违反禁止令。园区司法局经研判认为2人缓刑期长但遵规守纪观念淡薄,再次受处罚甚至收监的可能性较大。在依法给予其警告处罚后,制作《风险告知书》,告知2人违反监管规定将面临的风险。同时,对其他未成年人进行警示教育,起到较好的震慑作用。

二是突出“两个联动”,强化监护关怀。突出家庭在教育监管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联动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监护、关怀和教育引导,在司法所设置“亲情对话室”,针对家庭环境不和谐的未成年人,召集未成年人及其家属,搭建良性沟通桥梁,消除家庭隔膜。建立家庭亲子教育制度,对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必要时由心理专家、教育专家介入。建立“社区矫正—学校教育”联动帮扶机制,引导学校接纳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帮助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内容。定期对在校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联系回访,积极与就读学校沟通,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确保其在校期间的各项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是坚持“三化模式”,强化心理疏导。坚持所内力量常态化疏导,在所内设置“心灵碰撞室”、“规范养成室”等专题栏目,安排取得心理咨询师、法律职业资格证等资质的工作人员,常态化开展思想引导、行为矫治。坚持专业机构个性化疏导,去年10月底,启动“阳光关爱 守护未来”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帮教项目,与社会心理咨询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在司法所驻点设立心理辅导站,通过个案管理方法提供个性化服务,量身定制心理疏导课程。项目启动以来,已安排心理疏导课程6场。坚持志愿队伍体验化疏导,社区每月组织2次社区活动,同时充分利用“五老”志愿者资源优势,邀请未成年人参与蚂蚁支教、“民族一家亲”等志愿活动,帮助其在活动中找寻自身价值,在居民点赞中重拾信心。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