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迎来实施5周年。为进一步加大绿色环保理念探索与实践,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中塘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系列活动,呼吁更多居民积极主动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牛奶盒“变形记” 垃圾分类欢乐“兑”
近日,新希望双喜乳业(苏州)有限公司走进中塘社区开展趣味广场活动,让垃圾分类从“随手分”变成“主动攒”,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生活,有效提升居民参与感。
活动前期,工作人员在居民群中广泛宣传,根据活动提示告知居民提前准备好空牛奶盒。当天,“牛奶盒兑换”摊位前人气爆棚,5个洗干净的纸质牛奶盒就可以兑换一盒牛奶。“没想到闲置盒子还能换牛奶,既环保又实惠!”居民许惠娟提着兑换的牛奶笑容满面。在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区,大家可以抽取日常物品卡片,选取对应的垃圾桶进行分类模拟投放,志愿者在旁指导讲解。居民张晓华表示:“起初觉得分类麻烦,后来发现很简单。家里现在分区放置垃圾桶,能准确分类外卖餐盒、废旧纸张。”
手作生态缸 分类促循环
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绿色环保理念,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资源循环对大自然的重要性,中塘社区开展“手作生态缸分类促循环”绿色环保活动。志愿者以古法养鱼的形式生动讲述资源循环方式,让青少年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资源循环的魅力,共同探索绿色低碳生活。在制作生态缸的过程中,大家了解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构成,认识到资源循环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做好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中塘社区充分发挥居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力量,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上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发放宣传折页,巩固垃圾分类成效。“周阿姨,吃过晚饭了吧,今天我们居民小组长在宣传垃圾分类。最近我买了一个榴莲,那天去丢垃圾,小区的督导员和我说,这个榴莲壳太硬了,属于其他垃圾,我学习到了,也分享给您。”居民小组长许燕萍一边递上宣传折页,一边用拉家常的方式,耐心地向邻里讲解如何区分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遇到居民提出疑问,他们就结合自家垃圾分类的经验现场示范,将分类标准转化为接地气的生活实例。
从“一袋扔”到“随手分”的全民习惯养成,再到便民举措与长效治理的协同升级,垃圾分类的开展让居民生活环境显著提升,也让生活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接下来,中塘社区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为建设绿色、和谐、美丽的社区贡献力量。
编辑 周瑜晨
202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