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锚定“减负增效、服务提质”目标,通过资源整合系统化、机制创新精准化、服务升级智能化,在苏州市首创先行打造集矛盾化解、民生服务、平安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治理中心,为绘就安居乐业、安定有序、长治久安的社会治理新图景注入强劲动能。
锚定目标导向,打造群众诉求“终点站”
“您有烦心事,综治中心就是您的‘解忧杂货铺’。”斜塘街道从“大调解”功能定位出发,整合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非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等七大中心资源,精心打造集来访接待、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综合协调、联合研判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窗口,搭建起直面群众、解决诉求的“服务部”。同时,中心内设立综合接待、心理咨询、纠纷速裁等功能室,并结合区域特色打造“和塘悦色”“朱最新”个人工作室等个性化服务空间,配备电子导引图、自助服务机,实现“一脚踏进大厅门,一眼认准办事人”,让群众诉求解决更便捷、更高效。
深植法治导向,构筑纠纷化解“压舱石”
“法治为尺量是非,公正为秤断曲直。”斜塘街道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构建多维立体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将法治思维贯穿解纷全过程,打造“调解优先、分层递进”的矛盾处理闭环。一般性矛盾现场疏导,复杂纠纷由法律咨询专家“把脉会诊”,街道联动司法所、社区调委会等多方力量专项攻坚;依托“融诉驿站”,实现信息互通、程序衔接、资源共享,高效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同时,中心创新设立“新就业形态调解工作室”,聘任行业从业者担任“兼职调解员”,以行业共情力筑牢新就业群体权益“保护伞”,确保各类矛盾都能得到妥善处置,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聚焦问题导向,架稳服务民生“连心桥”
“难题在哪,我们的服务就跟到哪。”街道以综治中心为前沿阵地,将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服务清单,以实干回应群众关切。街道健全日常管理、首问负责等制度,将各部门履职成效纳入平安建设“硬指标”,以刚性约束督促其依法履职,持续提升民生服务质量。另外,街道还创新打造“中心接单、平台派单、部门领单、群众评单”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实现诉求收集、指令流转、任务办结、群众评价全程透明可溯,真正实现“事事有回音、件件见实效”。
强化结果导向,织密社会稳定“防护网”
“一家难唱独角戏,众人拾柴火焰高”。综治中心发挥政法职能统筹枢纽作用,以“平安共筑”品牌为引领,创新“警网融合”“合成处置”等协同模式,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凝聚合力,成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与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前沿堡垒;通过搭建联席联调联处平台,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风险隐患排查、重点人员研判等长效制度,以“周例会分析研判、月报告动态跟踪”闭环管理模式,定期研讨矛盾纠纷难题,实现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到“全域协同”的跃升,提升风险防控前瞻性与矛盾化解高效性。
深耕“精网微格”,探索基层治理“更优解”
“千条线穿一张网,万家事系一格中”。为着力打造“和美斜塘”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街道以智慧“科技网”与人力“动态网”双轨并行,构建“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服务型网格”,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街道创新建立“3+5+3+3”网格化治理体系,健全专职、兼职、市政3支网格队伍;建优规划、力量、制度、保障、能力5个支撑体系;完善事项准入、吹哨报到、应急响应3项运行机制;提升日常巡查、风险排查、民生服务3大核心能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基层治理新经验;打造多渠道立体宣传矩阵,首创网格员卡通形象获全区推广,绘制普法漫画集普及法律知识,通过网格事“码”上办、网格员“送策入户”收集民意,提升网格知晓率与满意率。
立足“履职尽责”,建立监督机制“全周期”
“工作行不行,群众来考评”。斜塘街道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构建“人力网+科技网”双向监督机制,依托12345便民服务、民意速办等政务平台,运用“问题清单”精准检视基层履职成效与服务质量。街道针对疑难复杂工单,采取多部门联动会商机制,建立典型案例库为同类问题处置提供参考;对常规性诉求,通过平台与部门双向监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各制度协同发力,持续提升治理效能,切实增强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位于斜塘街道办事处一楼的综治中心,以1300平方米的现代化空间构筑起基层治理的示范高地。这里不仅是矛盾化解的“终点站”、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平安建设的“前沿哨”,更以“全科诊疗”式服务赢得群众赞誉。正如前来调解劳资纠纷的张先生所言:“走进这里,就像进了三甲医院,各类专家团队集中会诊,问题迎刃而解。”这一形象比喻,既是对中心规范化建设成效的生动注解,也是“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的生动实践。
未来,斜塘街道综治中心将继续发挥调解能手、行业专家、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的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能力。
编辑 陈悦清 曹震
2025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