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宿区社区化、规范化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也是推动民生实事落地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推动集宿区规范化管理,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新和社区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多管齐下,将“创苑共管会”向纵深推进,切实加强集宿区社区化管理工作。
新和社区所辖创苑集宿区是一个多产权、入住主体多样化的小区,小区建成年代久远,部分配套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的老旧破损,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需进一步完善。但由于各产权方管理模式不一且有自身运营方面的压力,涉及部分需一定的资金投入和合力完成的项目,彼此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不够顺畅,协商机制有待改进。为给集宿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新和社区通过网格走访、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和为民服务活动等方式,持续收集居民需求和建议,并分析总结出亟待改善的治理项目。本着多元性、包容性、代表性的原则,社区组建了“创苑共管会”,成员集合产权方、运营方、物业管理方、企业代表、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依据各自的属性与特质,推动大家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成就”的统一思想,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协商共管形成议事机制
为整合多方资源、形成治理合力,“共管会”在《新和社区协商议事制度》的基础上,确立增补创苑协商治理“四办”机制,即“涉及职能部门的事社区牵头办、涉及公共区域的事大家协商办、涉及产权内的事明确职责办、涉及安全的事马上办”。同时,社区不定期召开议事会议,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围绕集宿区内的硬件提升、功能配套、服务完善、氛围营造等展开,各方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破题解难,制定落地可行的项目实施计划,并就不同项目所需资源、对应难点及后续方案等进行有效沟通和资源匹配。
党建引领搭建组织架构
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将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社区与31家区内、区外企业或单位结对共建,把党群工作融入集宿区治理,指定党务工作者担任创苑集宿区党建负责人,推行“党建+群团、党建+安全、党建+物业”等模式,打造“融合共管共享新活”党建品牌,提升治理效能。社区还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等功能场景,设置矛盾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场室,打造职工之家、妇女之家、青年人才驿站等服务场地,功能辐射整个创苑集宿区。
实践打磨赋能治理成效
社区聚焦集宿区入住人员普遍关心的劳动保障、法律服务、卫生健康、文化活动、城市融入等方面的问题,围绕他们的生活需求、发展需求,联合党建联盟单位优势,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及活动,增强居民的获得感、融入感和归属感。此外,社区还以“运动+文化+志愿”为主旨元素,组建了创苑集宿区居民活动小组和志愿者团队,包括有氧操运动健身小组、义务植树护绿小分队等,吸引更多入住人员参与并发挥志愿服务精神,有效形成社区凝聚力,打造其乐融融的良好社区氛围。
“创苑共管会”的有效运行,打破了条块分割,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了各方沟通与协作,让攻坚项目及时、顺利推进,让治理效果可呈现、可感知。未来,新和社区将继续聚焦集宿区居民需求,创新服务形式、优化服务项目,不断健全完善集宿区治理机制体系,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编辑 夷亭轩
2025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