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管委会首页
繁體 |English |日语 |无障碍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动态

协同发展 双向赋能 园区代表热议工作报告

时间: 2025-01-09 13:37 |来源: |浏览量:|字号:


创新和发展、传承和提升,如何“调色”,才能织造更加夺目的经济民生“双面绣”?在苏州市姑苏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苏州工业园区代表团的代表们围绕两区工作报告,聚焦协同联动、创新发展、民生改善等关键词展开了热烈讨论。


“园区的报告立足30周年节点,对年度发展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姑苏区的回顾总结也充满震撼、令人欣喜!”园区人大工委主任姚文蕾表示,园区与姑苏区渊源深厚,虽然定位不同,但关注民生的初心一脉相通。姑苏区在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的精细度和创新力值得学习借鉴,园区人大系统后续要在社区管理、居家养老、托育保障、医疗服务、便利出行等方面加强学习交流,深入一线做实调研,通过人大渠道更好反映民生诉求,更好收集社情民意,切实推动一批民生问题的解决,让生活在园区更加幸福更加和谐。


“姑苏区的工作报告,内容全面,亮点突出。”园区人大工委副主任许文清对姑苏区的文化氛围营造、更新改造提升给予充分肯定。聚焦两区联动赋能,他建议,充分发挥园区人才多、高新技术多,和姑苏区文化场景丰富的优势,推动姑苏区文创产业与园区人工智能产业优势叠加,合力做好“AI 文创”的创新文章。聚焦产业发展,他建议,园区要在科创高原基础上筑高峰,持续做优生态,做好服务,助推企业做大做强。聚焦民生领域,他鼓励大家持续关注医疗、就业、出行等方面,并就交通枢纽便利度优化提升、苏州方言传承保护等积极建言献策。


“古城保护亮点多,急难愁盼速解决,古建传承保护活化利用有新意,姑苏记忆和文化产业同增长,产业赛道创新有活力……”园区人大工委副主任、教育局局长沈坚在审议报告时,对姑苏区年度工作不吝赞美之词,同时通过一系列数据和案例分享阐释了园区在经济建设、生态环境方面的创新发展成果,并用“2024年成绩鼓舞人心,2025更加充满希望!”高度概括园区的工作报告。在他看来,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互为支撑又能融合赋能。人文经济学是一个新的概念,而姑苏区和园区的双向赋能、协同发展,将为新概念新学科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现实样本。


自小生活在姑苏区,如今工作在园区,硕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行政助理蔡颖芸对两区工作报告中的政策举措及推进实效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在她看来,两区在更新改造、商业发展等多方面可以互相学习。姑苏区在古城传承保护、活化利用中因地制宜,迎合年轻群体需求,打造一批网红打卡点和小资商圈,既充满烟火气,又兼具时尚度。她建议,园区可以借鉴姑苏区特色化、差异化的招商运营模式,促进区域商业多样化发展,更好激发城市活力。


“姑苏区的精细、精致、精微、精雅,园区的‘四个一流’在两区年度工作报告中充分体现,也成为新时代苏州‘双面绣’的代名词。”苏州华星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徐贤表示,透过报告,她看到两区对民生的关注,也期待两区在社会治理领域有更多的交流。在今年的建议中,她围绕非机动车道行车安全积极献策,希望通过最高限速管理、配送服务人员夜行安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宣贯等,进一步提升百姓的安全感。“同时作为建设领域的人大代表,我也建议在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时,相关部门逐步推出相关的专业管理模式,助推相关企业更好与国际接轨。”


“今年两区工作报告成绩亮眼,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恒力集团办公室主任、全球运营总部党支部书记谢德永表示,与往年工作报告相比,姑苏区不仅在古城保护、城市更新、活化利用方面成绩突出,还在实际利用外资和数字经济领域彰显特色,取得骄人成绩,释放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园区则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下,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实现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九连冠”。站在三十而立的新起点,园区新一年工作安排聚焦“创新”和“开放”,突出“攻坚”和“提升”,目标明晰,措施有力,精准到位。作为一名来自民营企业的人大代表,建议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出实招实策,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解企业所需,切实提升园区营商环境的含“金”量。同时希望能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项目的高品质建设助推城市品质提升。“新一年履职中,我将积极推动企业界人大代表工作室的设立,汇聚企业合力,集聚优势资源,征集多方意见,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将积极发挥行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助推要素资源、高精尖人才、优质项目的导入,为加快建设一流的产业新区、一流的开放名区、一流的创新园区、一流的中心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顾雅芳

2025年1月9日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