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园区民宗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江苏省行政执法监督办法》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和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行政执法行为的社会满意度。
一、工作情况
(一)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深化民宗系统政策理论学习,将民族宗教政策理论纳入园区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纳入党校培训和教学内容,纳入党政干部菜单式选学讲座等,定期开展面向各级民宗领导干部的政策法规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各级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提升民宗领导干部依法治理民宗事务的能力与水平。加强对宗教界的政治引领和法治培训,指导各宗教团体开展宗教中国化研学和实践活动,引导宗教界做到“两个维护”,增进“五个认同”。完善“红石榴普法宣教阵地”和“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结合“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日,牵头举办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系列活动,运用“传统载体”、“便携载体”、“移动载体”三位一体宣传体系效能,大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增强民宗系统与社会各界法治意识。
(二)深化普法宣教体系。在牵线四个宗教团体与四家律所签约共建的基础上,促成园区律师协会与四个宗教团体共同建立“公益法律服务站”,通过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持续提供职业律师专题授课或讲座、宗教领域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公益活动等专业服务,组织有关活动,积极引导宗教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力做好园区宗教领域法治宣传工作,为园区宗教界和谐稳定保驾护航。深入推进“双基培训”项目,发放《民宗知识应知应会手册》《民族宗教事务行政执法法规参考》等书籍材料。创新培训方式,将行政执法模拟演练、行政执法案例分享等纳入“双基培训”项目,提升基层宗教干部实战应对能力。2024年,共建立“公益法律服务站”4个,组织宗教普法宣教活动4次,开展涉法宣讲、宣教、以案说法、民宗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活动6次,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服务6次,开展专题讲座式“双基培训”9次,组织实战模拟演练2次、执法案例分享活动1次、“防渗打非”经验交流1次,累计700余人次受训。
(三)防范意识形态风险隐患。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六项工作机制、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和三网协同工作机制,梳理重点隐患防范任务清单,细化工作举措,按照各领域涉宗教事务“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压实各级各部门职责任务。牵头开展案情研判、联合检查、联合执法等工作,逐步优化提升“非法宗教活动线索上报小程序”功能,完善智能定位、信息导出、线索检索等实用功能,为民宗干部获取情报、研判工作、固定证据等提供工作便利,形成非法宗教活动防控的线上线下双网格矩阵,提升了非法宗教活动排查、识别、跟踪、处置的全链效率。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接下来,我局将立足实际,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切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对民族、宗教界人士正面宣传引导,增强各族人士和宗教界人士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切实维护好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是进一步加强非法宗教活动治理。加强非法宗教活动防范识别的社会化宣传,丰富线上线下情报收集手段,加强民宗干部业务工作培训,加强线索分析和案情研判,强化宗教领域综合检查、联合执法工作,大力打击非法宗教活动。
三是强化民族普法工作。加强民族领域法治宣传和引导,依托各类载体、各类媒体、各类活动,加强涉法咨询和服务工作,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持续营造依法开展民族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