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关闭页面][字号:]

点亮开放创新的“园区时间”

时间:2023-09-03 11:15|来源:|浏览量:

初秋,金鸡湖畔再度掀起开放与创新的澎湃浪潮。

9月2日,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推进大会召开,为苏州工业园区锚定新目标、描画新路径。园区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加快建成创新集群引领、开放活力充沛、先进产业汇聚、顶尖人才荟萃、城市品质卓越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厚植开放优势迈步“世界一流”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首个重要合作项目,开发建设29年来,园区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一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放程度、创新浓度、经济密度跃居全国前列,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七连冠”,具备了向更高目标跃升的坚实基础。

开放与创新贯穿着园区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其面向未来再突破的底气和法宝。会上,《苏州工业园区扩大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计划》正式发布,继省委、省政府专门发文支持园区发展之后,市委、市政府也从顶层设计上再度为园区开启新征程“赋能加码”,10个方面、28个主要预期指标、33项重点举措……干货满满、催人奋进。

今年2月,园区与淡马锡达成共识合作建设中新生命科学园项目。该项目在今天的大会上正式揭牌,明确将借鉴新加坡及国际上产业园区开发运营专业经验,围绕新平台技术药物、医疗器械、生命科学仪器、生物医用材料、数字化医疗、医疗科技等领域,导入全球创新资源及优质项目,打造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化创新孵化平台、先进研发中心及高端产业集群,并协助中国药企加快国际化发展。

深化中新合作,园区步履铿锵,下一步将全面拓展中新双向投资、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服务贸易、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推进“国际化走廊”建设,打造更多标识性、代表性合作项目。扩大国际合作,园区同样蹄疾步稳,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建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节点。

书写科技自立自强“园区样本”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稳定和吸引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是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抓手。在加快推进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推进大会上,包括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在内的一批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集中揭牌,为产业转型升级、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不仅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技术创新平台之一,更是企业技术实力在行业中领先地位的象征。随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揭牌,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了更高的发展平台,未来将凝聚起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放大自身优势,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独墅湖畔的科教创新区是园区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区内集聚33所中外知名高校(研究院)、15家“国家队”科研院所。畅想未来,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莉表示,将继续汇聚全球领先的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形成高效顺畅的科技产业双向对接通道,打造融合共生的高能级创新体系,提升高校、企业、人才与世界对话的能力和水平。

17年前,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在独墅湖畔成立,拉开了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序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重大问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着力建设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二期项目于今年通过总体验收,初步建成了国际先进的真空互联综合实验装置。“科技创新平台在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克和产业发展方面能够提供强劲支撑。”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副所长王强斌表示,作为园区重要的创新力量,未来将不断推动原创成果产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助力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

加速开放与创新的“双向奔赴”

一批又一批优质项目的不断落户、持续增资,让园区这片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逐渐发展成“高产田”。今年1-7月,全区亿元以上重点签约项目129个,项目总投资868亿元。

意大利质量标志院体外诊断产品分析认证平台是欧洲领先的检测机构意大利质量标志院集团在华首个体外诊断分析性能实验室,未来将聚焦医药、汽车、环境等领域开展创新业务,成为园区完善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大会现场,又有一批总投资超500亿元的项目集中签约,产业层次高、项目结构优、综合效益好,彰显出园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园区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龙头企业牵引、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今天,又有10个创新联合体项目揭牌,探索“以产引才、以产育才”的新路径,共同破解产业发展的创新需求,加快锻造产业创新集群发展领先优势。

先进微球材料开发及应用创新联合体“链”起研究院所及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成材料研发、应用、测试、评价技术攻关团队。在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必旺看来,聚焦纳米微球这一核心的基础材料组建创新联合体,就是希望能够联合上下游、打通产业链,真正解决产业的“卡脖子”问题,打破国外高度垄断的局面,推动生物医药、体外诊断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开放与创新交织,凝聚起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园区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主导产业高端转型、新兴产业提档升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让创新“链”出精彩,让产业“链”向未来,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产值突破6000亿元,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5500亿,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200亿元,集聚企业总部超25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0%,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高地。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作为。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创新、更深层次改革,园区正一笔一划勾勒出值得期待的未来。

编辑 唐晓雯

2023年9月3日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