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关闭页面][字号:]

改革创新多点发力 政务服务跑出“满意度”

时间:2023-08-08 14:28|来源:|浏览量:

高效审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便捷服务,跨省通办“朋友圈”持续扩大;服务下沉,“15分钟政务服务圈”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以关键之举、务实之策,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度、满意度。

让政务服务“触手可及、移步可至”

只要“下个楼,走两步路”,企业就可以便捷办理企业登记相关业务。在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先锋站,政务服务、审批力量的下沉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园区政务服务的便捷高效。


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先锋站点工作人员穆孟昭介绍,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企业集聚、发展迅速,股权转让等相关业务办理频率较高。以往,企业办理该类业务需要专门前往一站式服务中心,时间成本较高;去年起,园区推动审批力量下沉一线,让企业在“门口”就能便捷完成业务办理、咨询等事宜。“以生物医药产业园先锋站为例,目前我们可以办理企业登记领域各项业务,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流程。该先锋站日均叫号量约80次,最高可达120次,电话咨询量约50余次。”

一直以来,园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的“强磁场”。在政务服务领域,园区主动瞄准企业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一批硬核改革举措,推动资源向一线倾斜、事项向一线下沉、服务向一线集聚。目前,园区已先后在唯亭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生物医药产业园、东沙湖基金小镇、综保大厦打造了首批“基层政务服务先锋站”,提供“标准化+特色化”政务服务,累计办件量超1万件。


伴随着越来越多创新举措的落地,园区正不断完善“15分钟政务服务圈”,逐步构建“1个一站式服务中心、5个区级政务服务分中心、5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35个社区便民服务站、N个先锋站和融驿站”政务服务体系。未来,依托“15分钟政务服务圈”,园区将进一步联动创新,将更多政务服务送到“家门口”“企门口”,真正实现政务服务“触手可及、移步可至”。

“拿地即开工”跑出新常态

不久前,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在园区高效审批模式下,顺利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为公司自动化智慧总部园区建设按下“加速键”。这是园区以“拿地即开工”助力项目建设“加速跑”的又一生动实践。


知行汽车项目效果图

今年以来,园区积极推进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常态化,通过流程梳理、部门协同,同时融合“容缺预审、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帮办代办”等多项改革成果,推动产业项目从拿地到开工时间有效压缩。根据相关数据,上半年,园区产业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面积341.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0%;施工许可建筑面积1075.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4.2%。其中,5个产业项目实现签署土地合同十五天内获得施工许可证。

知行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得知公司启动新项目后,园区行政审批局第一时间主动对接,了解项目情况,帮助企业提前熟悉报批流程,开展容缺预审,同时在审批中加强业务指导,协助企业快速取得施工许可证。


“项目高质量落地投产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以‘拿地’为时间节点,将‘等地期’变为‘加速期’,将部分审批环节前置,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施工许可证,助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园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深入推行“拿地即开工”创新模式,园区还专门组织召开推进会,扩大“拿地即开工”知晓率、覆盖面,助力更多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跨省通办“朋友圈”持续扩容

在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方面,跨省通办是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园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明确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自助办理四大类跨省业务办理模式,梳理形成首批253项跨省通办事项清单,涵盖人才落户、新生儿入户、工商档案查询等企业和民生领域的重点事项。


上半年,园区在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跨域合作方面持续深耕,进一步扩大跨省通办“朋友圈”,“牵手”上海市普陀区,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数字赋能,推动两地政务事项办理实现远程咨询、远程导办、远程受理、远程办理,为往来两地的企业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迄今为止,园区已与上海、浙江、安徽、湖南等8个省份的68个地区实现政务服务互联互办。


此外,以改革创新举措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园区还打出“组合拳”举措。园区发布首个政务服务数字客服,集合在数字孪生、语音识别、智能问答等方面专长,提供资讯引导、政策介绍、帮办代办等服务,打造智能化、人性化、可视化的交互式政务服务。

编辑 严春霞

2023年8月8日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