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关闭页面][字号:]

深化改革应变局 蓄能发展拓新局

时间:2021-08-09 10:02|来源:|浏览量:

今年3月,苏州自贸片区成为继海南自由贸易港后,第2个获国家外汇管理局发文支持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的地区。当前,依托区内全国首个获批开发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监测服务系统,苏州自贸片区正在升级打造全国首个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以制度创新为核“撬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苏州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制造业服务化为特征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今年以来业务规模同比增长180%。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军,苏州工业园区始终以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改革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将改革作为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截至6月底,年初制定的42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部按序时进度推进,其中3项改革已提前完成。

苏州自贸片区两项制度创新获评“全国最佳”

通过线上“云系统”,企业可以直接向国外海关发送舱单,并通过系统代替人工发送,降低舱单发送成本,提高发送时效。在该创新模式下,舱单发送成本降低超60%,时效从传统方式的1天缩减到几分钟,且准确率可达99%。这是苏州自贸片区立足制度创新,打通跨境海运数据通道,助力“智慧物流”的全新举措。

在生物医药“一号产业”探索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同样以制度创新推动产业能级提升。苏州自贸片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价值,在成功探索以专利质押为债券增信,进而发行知识产权双创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推动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据悉,第一期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底层资产为区内8家生物医药企业的67项授权专利,主要分布于“高端仿制药及复杂制剂开发”“心血管疾病精准诊断与治疗”“植入类医疗器械产品”等领域。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变现,该创新举措满足了生物医药产业融资需求,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成本高的痛点。

今年5月,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面向全国推出第三批16个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苏州自贸片区《打造跨境海运数据通道助力“智慧物流”》和《知识产权证券化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名列其中。至此,苏州自贸片区已有4项案例获评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持续向全国输送制度创新的“园区经验”。2021年以来,苏州自贸片区建设成效显著,年度100项改革创新任务稳步实施,除两项被国务院评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还有11项经验在全省示范推广。

金融开放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上个月,我们成功中标园区某单位的数据运营服务项目,标的额近300万。”令苏州德融嘉信信用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任静更加欣喜的是,随即就有银行主动联系,当天便办理了授信。“这对我们这种中小企业来讲,真的是解了燃眉之急。”

日前,园区财政审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苏州中心支行签署协议,标志着全国自贸区范围内首创的“园采贷”线上平台正式上线。“园采贷”是园区去年推出的一项供应链金融创新举措,主要针对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为其搭建起与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依托政府采购应收账款助力中小企业融资,一年来,累计授信达7350万元。此次上线的“园采贷”线上平台在去年基础上迎来多方面的提档升级,从线下“搬到”线上,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直通车”,实现高效精准对接,甚至“秒借秒贷”,极大提高了便捷性,参与“园采贷”的金融机构从去年的6家扩展至17家。

今年年初,以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的“中联元联-前海开源-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获批。这是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类REITs项目,将促进生物公司盘活资产,提升运营效率,为“一号产业”插上资本翅膀。仅几个月后,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传出清脆的锣声,园区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公募REITs项目成功上市,全国首批、江苏首个公募REITs正式落地,园区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同时实现开发主体IPO、公募REITs、私募REITs的开发区。公募REITs是当前最具创新意义的资本市场产品和战略资本工具,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推动资产证券化,可有效扩充产业载体建设资金,推动形成“开发-培育-成熟-REITs-再开发”的良性开发循环。

半年来,园区积极推动金融开放创新,已取得诸多突破——在江苏省率先开展制度化QFLP试点,5项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创新试点成功获批,新增各类金融、准金融机构140家。

“放管服”改革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5月,园区一网通办(融易办)小程序正式推出入学报名服务,家长刷脸即可快速完成信息采集,学校也可通过数据调用实现快速审核,原先线下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报名事宜,今年分分钟就搞定了。

通过数据调用方式,园区实现了入学报名“云办理”,各项材料可以通过电子证照库“一键获取”,既便利、又精确,而这背后“免证园区”的建设功不可没。园区在开发区率先开展“免证园区”建设,依托“一网通办”改革体系,探索由“减证便民”向“免证利民”升级,致力实现政务服务“两个免于提交”——即“凡是本级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根据工作方案,园区将分类施策、分步推进,逐步拓宽“免证”范围,争取在2023年底全面展现“免证园区”,首批区域免证清单预计覆盖近600项政务服务事项,免提交、减材料达1400余件。

在政务服务领域,园区不断做精做细,优化“线上融易办+线下融驿站”政务服务模式,在中国银行园区分行挂牌首家区域内“政银融驿站”,全面升级“一网通办”,累计上线26个部门近1200余项法人和个人业务,线上可网办业务比例近80%,开发“审管执信”信息化交互平台,建立健全“审管执信”闭环管理体系。

园区铆足“牛劲”向着营商环境的国际最高标准奋力冲刺,《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1》于日前正式发布,立足企业需求,围绕企业“办事”全场景、“经营”全周期、“增长”全要素,组织实施180余项具体措施,其中全国领先举措近七成,再一次为营商环境提档升级。根据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毕马威发布的第三方评估报告,园区2020年营商环境模拟排名由全球第27位升至25位,居190个经济体前列,其中合同执行率位居全球第一。

编辑 唐晓雯

2021年8月9日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