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关闭页面][字号:]

历史遗存变身城市新“网红”

时间:2021-12-03 15:59|来源:|浏览量:

在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高校与科研院所林立,书写着现代国际的发展篇章。而在仁爱路附近的一条深幽小径内,一座始建于南宋的古老建筑——斜塘土地庙静静地伫立,接受岁月和风霜的洗礼,承载着近千年的文化记忆。


近日,斜塘土地庙在苏州人的朋友圈“爆红”,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历经千年更迭,这座古老建筑现状如何,承载了怎样的功能?在苏州工业园区这座年轻的新城,古老的文化又是如何与现代的文明交融共生?或许,刚刚完成修缮的斜塘土地庙可以给出答案。

全面修缮 老建筑焕发新生机

来到斜塘土地庙时是一个工作日的午后。虽然相隔不远即是城市主干道,但由于土地庙一面临河,周围被一片蓊郁的绿林包围,给人一种闹中取静的感觉。

位处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土地庙的“命运”自然与园区的发展密切关联。事实上,园区开发建设以来,斜塘土地庙曾经历过两次规模较大的修缮。早在1997年,园区管委会就曾专门召开保护文物古迹的工作会议,通过了斜塘土地庙及其附近永安桥的保护修复方案,邀请古建专家,拨出专款,在保护原有结构的前提下,按原样修复了古庙。二十余年来,随着园区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古老的风俗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斜塘土地庙也逐渐衰败了。为了保护文物,2019年,园区再次启动斜塘土地庙及永安桥文物修缮工作,重点解决屋面渗水、油漆剥落、屋脊风化等问题。


人们现在来到斜塘土地庙,已完成整体修缮工作的建筑显得庄严、肃穆。据介绍,斜塘土地庙占地1.8亩,除了在宋代结构基础上加以整修的主殿,外围还有与主体建筑相协调的界墙、门廊、亭角等设施,庭院内精心栽种的绿植也让这里更添几分生机。

据介绍,在园区文物部门、宗教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修缮工作重点围绕提升文物安全、恢复原本风貌两方面展开。“在修缮过程中,我们将燃香火房整体迁移至院外,提升了安全性;在文物修复过程中,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真实地还原文物本来的样貌。”园区宣传和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古今交融 百年文物点亮文化基因

斜塘土地庙为单檐歇山顶前带抱厦殿式建筑。从土地庙内外建筑风格以及从基础填加罐瓦片中有“韩瓶”碎片分析,其为南宋厅堂建筑,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迄今为止在苏州地区继玄妙观三清殿之后发现的第二处宋代遗址。经文物部门勘查、测绘,其建筑基础从宋代至今未作变动,现存平面布局为宋时原貌。时至今日,斜塘土地庙主体建筑内依然有南宋时期的石柱石墩。

小桥流水是苏州不变的底色。与斜塘土地庙遥相呼应的,是一座明代梁氏三孔石板桥。该桥名为“永安桥”,具有“平安、安康”的良好寓意,桥洞北侧桥柱上刻有“大明癸亥正统八年季春重建”字体。永安桥桥身两侧树木丛生,古藤缠绕,桥下碧水淙淙,与南岸西侧的南宋古庙紧紧相依,构成了一幅古老而神奇的江南水乡图。


“一直以来,园区的现代化建设都是一项长远的全面发展的规划,既有对现代国际文化的引进,同时也包括了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开发。”该负责人表示,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斜塘土地庙及永安桥文物本体得到了有效的保护。2002年,斜塘土地庙及永安桥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受疫情影响,修缮完成的斜塘土地庙暂未对外开放。在相关负责人看来,园区二十余年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园区对于历史文物保护的“初心”从未改变。“斜塘土地庙和永安桥能留存至今实属不易。它们给园区带来了强大的文化支撑,让园区的历史更显厚重。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习俗的认识和习惯在慢慢发生变化,但斜塘土地庙和永安桥所拥有的文化意义,以及代表的精神延续不会改变。”

编辑 严春霞

2021年12月3日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