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关闭页面][字号:]

如何以自贸创新推动开放新格局?

时间:2021-01-26 10:07|来源:|浏览量:

开放型经济是苏州的一大特点。但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受国际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正发生深刻变化。再加上,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给世界经济造成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等。凡此种种,对苏州来说充满着挑战和考验,必须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发挥苏州自贸片区优势,以自贸创新为抓手,推动开放新格局形成,已经成为苏州的不二选择。那么,该如何以自贸创新推动开放新格局?上个月举办的自贸创新推动开放新格局峰会暨第六届贸易便利化金鸡湖高峰论坛上,来自自贸片区、金融机构、海关等各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纷纷以创新的思维和角度,提出各自的专业见解。本期《思想+》予以摘录分享,以飨读者,期待在更宽广的范围内为苏州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聚智聚力。

特色化突破性制度创新进行时

姚华锋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综合协调局贸易促进处处长

围绕打造全方位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的功能定位,挂牌一年多以来,苏州自贸片区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六大任务框架下,着力在贸易便利化、产业创新发展、金融开放创新、跨境投资、知识产权保护、聚集国际化人才等方面开展具有特色化突破性制度创新。

截至目前,苏州自贸片区初步建立以《关于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总领,以3个设区市支持政策为主干、以相关部门专项支持政策为支撑的“1+3+N”政策体系,先后出台支持发展的政策文件51项;推出涉及各领域改革创新举措130余项,年度创新任务80项,累计形成创新性强、企业受惠面广、可复制易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案例66项,省级以上“首创率”达60%,其中2项案例获评国务院“最佳实践案例”,14项在全省示范推广。

典型案例如下:一是建立“关助融”公共服务合作机制,完善进出口企业诚信信用体系,直接助力银行获取企业外贸经营的真实信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助力进出口企业提高信贷额度、降低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二是建立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截至2020年11月,苏州自贸片区已累计完成贝朗、强生、碧迪、艾棣维欣等13家企业、88批次产品的备案,涉及37个研发项目。久心医疗的儿童自动体外除颤器项目完成注册,2021年初会正式量产上市,贝朗、强生已有项目完成注册,艾棣维欣、泓懿等企业的项目正在临床或注册中。保障了生物医药企业研发项目顺利开展,激发企业科研创新积极性。

三是开创“空运直通港”新模式,口岸机场服务前移至没有一级口岸的自贸试验区,代替现有口岸货代仓库功能,航班落地后货物直接在机场地面代理仓库一次性完成全部理货和舱单传送操作,海关放行后即可通过专用“卡车航班”配送至企业。此举提升了物流效率,货物时效较原有模式提速6小时以上。降低了物流成本,实际节约物流成本15%-25%。优化了营商环境,已有三星半导体、赛峰发动机、友达光电等企业采取“空运直通港”快速通关新模式,企业对该模式表示充分认可。

四是开通中欧第四物流通道,由国内热点城市出发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国家间的定制卡车运输模式。合作的世界500强客户和行业巨头已经超过70家,形成拼车进口、出口每周各两班。

五是开展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试点。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信用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监管为手段,对产业链中关联度高的企业实施整体监管、全程保税、便利流转,提升高端制造产业竞争力。2020年1月正式启动,8月扩链,集成电路产业链、新型显示技术产业链,力保“稳链”、着力“补链”、聚焦“强链”。

下阶段,苏州自贸片区将围绕“企业需求”“集成创新”和“复制推广”三项清单,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创新任务,形成更多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更高水平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自贸区“苏州样板”,奋力当好全省自贸区建设的排头兵、全国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全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找准优势,大力开展离岸贸易差异化探索

陈佳 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副行长

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离岸贸易是区域开放程度的重要特征,代表了区域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配置全球市场资源的能力。然而,开展离岸贸易的难点在于一旦把关不严,就很容易异化成为套利套汇、从银行套取资金的非法通道。因此,现在外网也好,人民银行各监管机构也好,对于离岸贸易的大方向都是希望由金融机构来作展业调查。就是在识别客户的身份、了解客户实际的贸易流程情况后,做尽职调查。金融机构要有合理的分析,证明企业开展的离岸贸易基于的是一个真实的交易。

基于苏州自贸片区以制造业为主的特点,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助力苏州自贸片区开展相关的全流程监控模式运营探索,促进区内企业向价值链、产业链的高处延伸发展。一是以苏州自贸片区各实体经济升级转型的需求为核心,开展各类有效货权凭证的核验模式的探索;二是以苏州自贸片区现有监管系统为基础,开展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相互支撑的新系统开发与探索;三是基于苏州自贸片区各中外资银行既有跨境贸易结算经验,开展试点金融机构加速离岸贸易结算便利化的探索。

总而言之,建议未来苏州自贸片区立足于制造业高地,把上海贸易公司跟苏州工业园区制造业企业结合起来,成为区域性总部,实现产业升级、功能升级、集团公司地位升级,区域内的企业未来将会有更好的发展。

用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新举措

姚刚 南京海关自贸和特殊区域发展处副处长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集聚区,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和扩大就业等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定位不清晰、政策功能弱化、发展质量和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亟待增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京海关以通得快、管得住为出发点,建立便利通关新通道;以科技应用为手段,打造智慧监管新方式;以区块链数据应用为基础,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新体系;以寓管于服为导向,营造贸易便利化营商新环境,致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将辖区内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这些创新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推行概要申报,简化生活必需品、企业维修用工具、消防应急等非生产性货物、物资的申报事项,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货物快进快出;2.实行一单多报,运用技术手段,实施智能制单,减少企业申报单证,消除企业办理业务手续繁琐之困惑,进一步提升企业通关效率;3.建立无感卡口,实现卡口由有感向无感管理转变,做到车牌识别、地磅称重、信息比对和电子抬杆等过卡作业一次性完成,按照直接放行、指令等待和验核查验三种方式,实施货车快速过卡管理;4.对进出区货物实施分类管理,尽可能地做到能放尽放,最大限度地方便区内企业生产运作;5.实施电子分道,改变物理分道管理方式,利用后台数据实施分类管理,有效提高卡口通道实际利用率;6.实现自动到货确认,提高车辆进出区信息化管理水平,对进出区货车实施自动到货确认管理,进一步减少企业作业环节;7.提供友好服务,在车辆进出区环节,为驾驶员提供业务类型、放行信息、通道判别、智能引导和友情提示等信息,使企业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8.准予“7×24”小时通行,简化作业流程,减少人工干预,强化事后监管,对大部分进出区货物实施“7×24”小时通行管理,为特殊区域进一步营造便利化营商环境;9.压缩通关时间,通过建立无感卡口、实施自动到货确认和准予“7×24”小时通行等管理,大幅压缩企业在货车进出卡口、办理到货确认和货物抵达口岸等业务环节的通关时间,不断提升特殊区域运行效率;10.降低场站费用,实施自动到货确认管理,实现场站服务零收费,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对于苏州自贸片区来说,充分用足、用好这些创新举措,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地服务对外开放大局。

苏州工业园区报关有限公司 谢东武 施洋 整理

《苏州日报》2021年1月26日B04版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