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墅湖畔,“十二时辰”是很多具象:湖的明暗,树影修短,天的阴晴,月之圆缺。
独墅湖畔,“十二时辰”是很多定式:湖光潋滟,白衣飘飘,大学B村,家的灯光。
独墅湖畔,“十二时辰”是很多服务:追逐梦想,营商环境,创新创业,安居乐业。
具象为定式,定式为服务——人因湖聚,湖以人兴。独墅湖畔十二时辰,每个时刻,都为“湖的主人”。
“产城人”融合模式落脚在人。独墅湖畔是园区以人才驱动城市发展的最佳样本。城市吸引人才、人才支撑产业、产业带动城市。而立之年的苏州工业园区,加速形成“城市—人才—产业”高质量良性生态循环。这片创新之城科创浓度最高的区域——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一流的科创生态,一流的产业集群,一流的生活配套聚合共生,打造出“有事业平台、有宜居生活、有交流氛围、有多元文化”的一流服务体系,60位院士、2500名领军人才、6500名教职工和80000名在校大学生,为园区浇筑出高质量发展最坚实的“人才底座”。
近期,苏报调研组深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和斜塘街道,围绕“全流程全周期人才服务”调研项目进行采访。调研组发现,对人才的服务不仅要聚焦“8小时内”的创新创业,还要注重“8小时外”宜居生活环境的营造。以服务“软环境”构筑人才发展“硬支撑”,必须要把一流的双创环境与高品质人居环境无缝衔接,如此才能增强城市对人才的黏性,让人才心有所向、心有所归、心有所依、梦有所成、未来可期。
“做自己的光,不需要太亮”——大学“户管员”和“青创联盟”
暗夜里,做自己的光。那是因为相信光就在不远处。
“湖的主人”,基本都是这样奔赴湖畔的——一个背包,装满技术、创意和梦想;“十二时辰”,也总是这样敞开了胸怀——一片热土,带着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最美环境。每年,无数海归人才来到独墅湖畔,不管是作为创业“背包客”,还是进入高校从事基础研究,从他们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刻起,各种“定制服务”就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
子时。
当东八区的大多数人进入梦乡时,大洋彼岸的美国还阳光灿烂。对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招商员房传明来说,跨越时差全天候在线答疑解惑,是让海外人才感受园区营商环境的最佳维度。“你们最多能给多少工位?工商注册等一系列事项能提供帮助吗?后期有哪些创业扶持?”手机屏幕那头,准备归国创业的李博士提出了问题。房传明立刻给出答复:已经在苏州独墅湖青年创新创业港申请了可容纳32人的办公空间,后续资本对接、人才房租赁、工商注册、社保办理等事项都会有团队贴身服务。
丑时—寅时。
仁爱路上,部分高校教室和实验室灯火通明,不少团队正给科研“加把火”。在他们轮班值守等待实验数据的过程中,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高校合作发展局,也马不停蹄地辅导他们向上申报各类项目和人才补贴。近期,科教创新区高校局“户管员”沈力涵正把手头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分类,根据截止时间点对点辅导,争取为高校人才拿到更多项目。
卯时。
第一缕曙光划破林立高楼,独墅湖青创港负责人孙娟已经醒来。盘算着把到期的孵化项目英达视顺利送入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如何分配剩下的空间成了她眼下最头疼的问题。当物管、找投资、办注册、找学校……身兼多职的孙娟,是青创港39个在孵项目的“大管家”。创客们忙不过来的时候,她还化身育儿嫂,帮忙带孩子。如今,项目到期不肯走,成了她“甜蜜的负担”。在与招商人员商量后,孙娟把从硅谷回来的人工智能创业项目纳入考虑意向。
吸引青年创客,独墅湖畔有一明一暗两条线:聚焦当下,独墅湖青创港与高校院所、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结成“1+N+1”青创联盟,通过贯通创业空间、服务和共享资源,协力服务同一个初创项目;瞄准未来,由功能区面向高校推出“户管员”制度,调派工作人员负责扎口对口高校,挖掘高校双创人才和创新策源潜力。据悉,“户管员”的服务内容,既包括搭建沟通桥梁、送政策上门、推进产教融合等宏观大事,也包括辅助高校人才申报、归国青年教师公积金办理、教师子女入学等“吃喝拉撒”的小事,无所不包。
眼下正值毕业季,大学生就业牵动各方关注。去年起,科教创新区联合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辖区8万学子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方向指导、行业前景发展相关咨询服务。今年上半年,辖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共开放9场一对一咨询服务,助力青年人才“就”在园区。
科教创新区紧抓“早、小、好”,全力打造产业人才对接的高效平台、高校生涯教育的实践课堂、区域聚才留才的筑梦驿站。如今,独墅湖畔“大学生走出校园创业第一站、归国人才落户园区发展第一站、外地青年来苏就业第一站”的区域优势不断凸显。
三个“第一站”,盘活了独墅湖畔所有的共享资源,更盘活了“湖的主人”那一颗颗驿动的心。心的追随,是湖的力量。
“你向我走来,告诉我星辰大海”——开工“帮代办”和有难“时时管”
有多远的距离,都不要停下来。因为总有人指明星辰大海的方向。
创业大潮中,创业者如同舵手,引领着航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前行。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旅程中,他们从背负行囊的创业者成长为乘风破浪的企业家。在独墅湖畔,“你奔跑,我护航”,是企业和政府关系的真实写照。
辰时。
光耀大地,一片生机。慧湖大厦15楼,科教创新区科技创新局,“帮代办”专员陈利峰和团队的其他3名成员已经开始一天的忙碌。根据项目建设周期,他们通常兵分两路,马玉兰、王阳光负责项目从拿地到办理施工许可证等“前道”流程;陈利峰和金梦婷负责项目正式施工到竣工前等“后道”政务事项。整个科教创新区的科技项目工程建设服务,都由这支“帮代办”团队“全部认领、专人对接、全程服务”。
巳时—午时。
顶着太阳,陈利峰和同事来到了项目施工现场。他们了解到,由于前一家土方处理单位没有清理完地块建筑垃圾就直接覆土,导致新项目施工延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团队给出解决方案:一是由园区土储中心重新招投标,选择新的建筑垃圾处理单位;二是施工方自行处理,由相关部门提供补贴。其间,马玉兰接到电话,来自一拟供地未开工的项目,企业相关人员表示弄不懂流程,需要“帮代办”专员系统辅导。双方约定,当天下午带着材料和电脑到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面对面办公。
未时。
金梦婷登录园区“经济大脑”企业总服务台,查看企业提交的场地、融资、人才等需求,并把部分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转接相关部门。王阳光化身“网格员”,按照“首问负责制”要求,汇总自己负责的网格企业信息,形成报告后上传科技枢纽企业服务信息系统。随后,他又协调相关部门、国企载体,请他们一起处理企业提出的扩租问题。
申时。
供电公司、功能区、园区相关职能部门准时召开电力协调例会,保障即将竣工项目及时通电。当天的例会上,作为科教创新区的代表,陈利峰带来了几个项目的诉求,“企业的建设工期有可能提前,希望供电的立项和设备采购能跟工期同步,帮助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作为全市最早探索项目建设“帮代办”服务的区域,科教创新区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建立了“一全二专三马上”“帮代办”制度。其中,“一全”是全流程服务,“二专”即专人对接、专班服务,“三马上”是马上协调、马上解决、马上会办。在这一制度下,“帮代办”专员们必须修炼十八般武艺:不仅要为企业定制审批流程图,编排申报进度计划,综合采用并联审批、容缺预审等创新机制加快审批进度,还要持续强化学习“拿地即开工”模式下每个环节的流程,持续给现有服务“打补丁”。促开工促投产,由“帮代办”专员“扫雷清障”,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竣工后,“帮代办”专员又化身日常服务的“网格员”,定期走访企业,邀请职能部门负责人与企业高层常态化沟通,形成涉企重大事项处置机制,打造服务闭环。对企业而言,科教创新区的“首问负责制”确保了项目建设的“帮代办”专员,也是今后的“服务员”,“只找一个人,能办所有事”成为现实。
日复一日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刷出了项目建设的速度、区域创新浓度和科技自强的高度。目前,辖区拥有科创型企业5000多家,今年1月至5月规上工业纳统企业中,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为79.8亿元、55.3亿元、32.9亿元,实现研发机构、科技人员、研发投入、科技成果“四个90%在企业”。
独墅湖畔,365天都是“企业家日”。只要有需要,服务就能找到“接口”。大湖从容,孕育开放、共享和长远。让每位“湖的主人”终能抵达自己的星辰大海,是湖的力量。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三个“小目标”和人才“大后方”
明月照天,彩云追月。明月在心,彩云归心。一个“归”字,总能浓缩服务的所有真谛。
城市创新功能区崛起,不仅需要一流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也需要有高品质的生活保障。独墅湖畔,一个个“有交流氛围、有多元文化、有事业平台、有宜居生活、有贴心服务”的高品质人才社区,让人才心无旁骛谋事业、一心一意求发展。
酉时—戌时。
这是优租房小区菁英公寓社区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剧本杀、葫芦丝课程、读书会、普法讲座……精彩的业余活动陆续鸣锣,天天不重样。“夜宵没有夜校香!”伴着星光,晚间读书会谢幕,菁英公寓社区95后居民小南发出感慨。来自山东的她,毕业后在独墅湖畔圆了自己的建筑师梦想,也在丰富多彩的社区业余活动中成了社区的社团主理人,并在小区中邂逅了同样在苏州打拼的男友。“苏州是我的圆梦之地!”
“5000多名居民中,超99%为本科以上学历,40岁以下的青年居民占80%以上,所以我们的活动也紧扣他们的需求,以交友、婚恋、就业、社区融入为切入点,在下班后和周末组织一系列活动。”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改美说。
同样的时段,月墅社区聚焦“一老一小”的精彩活动如火如荼。一边,居民志愿者带来的亲子绘本课上,家长引导孩子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思考力;另一边,“花养年华”人才家属老年社群的舞蹈队、乐团排练正酣,老人们乐享“苏适”养老。
亥时。
美颂花园二期第一届业委会主任崔先生给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寅莹发信息,对物业近期的服务提出了改进建议。崔先生就职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是个海归博士。杨寅莹立刻与物业经理联系,准备第二天协调解决相关事宜。考虑到暑假即将来临,她也分别联系了几位来自高校和院所的居民小组长,请他们为社区暑期夏令营活动“支招”。
毕业租进菁英公寓,完成校园到社会的转变;组建家庭,住进月墅社区的人才组屋,进入人生的另一阶段;三代同堂搬入美颂社区,个人事业进入稳定期,身边的“小气候”让子女和老人都能找到归属感……三种生活状态,是生活在菁英公寓、月墅、美颂三个社区三种群体的不同画像,是三个有关联的“小目标”,也恰好连成了人才在独墅湖畔“8小时外”生活状态的演进过程。
作为人才生活的“大后方”,斜塘街道探索建立创新创业支持、贴心服务保障、多元文化融合的人才服务体系,并扩大了服务的内涵和外延:秉持“把人才留下来”的宗旨,把传统社区服务“有求必应”式的扶贫帮困升级为主动靠前的“菜单服务”;由此探索出一条从人才落地到人才成长,再到人才安居全链条的服务路径——即不仅服务人才本身,还把服务触角伸向人才家庭,通过营造高质量人文生活环境,牢牢地“黏住”人才。
人手一份人才及家庭需求菜单,为“候鸟式”人才配备的人才管家,联合企业、产业载体和高校院所推出人才朋友圈交融计划,在高品质人才社区中,每个社工都是“人才百事通”……最近,月墅社区党支部书记沈琰在党建结对上有了心得:“我们前期梳理了人才的工作单位,下一步,希望通过党建结对的形式,跟人才工作单位建立更密切的联系,让人才服务在8小时内外无缝衔接。”
如果把“把握人才需求、服务人才痛点”看作服务的“上半篇”,那么在基层治理中“凝聚人才力量、汇集人才智慧”就构成了“下半篇”。随着高知居民纷纷接力担当业委会主任、居民小组长、社团文艺骨干,社区牵头“搭好台”、居民自主“唱好戏”反哺基层治理的格局不断完善。
“不用社区组织,各个社团的活动也不停歇,我们要做的就是协调好场地。”用杨寅莹的话来说,美颂社区现在在各项文体活动中已经进入“半退出”状态,“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尝试为居民创造更大的舞台,不管是文体社团还是日常治理。只要有更大的舞台,越来越多居民会投身到社区的小生态中,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周而复始,涛声依旧。湖的现在,就是园区未来的入口。湖的主人,都是园区未来的方向。八千里路云追月,归于湖畔。十二时辰,就是湖的最大力量。
专家观点
服务留住人才心
徐天舒(苏州科技大学教授,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苏州研究中心主任)
近年来,高层次科创人才回国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和变化。在当前国家鼓励科创人才扎根国内创新创业的大形势下,全国各地想了各种办法想留住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海归人才,但以往的做法更多地集中在硬件配套上,往往暂时留住了人却没有留住人才的心。
独墅湖畔创造性地开展了8小时内外联动服务,8小时以内整合资源服务打造“双创”平台;8小时以外以全方面服务打造“安心”家庭。8小时内外联动服务,体现了苏州工业园区“为了让高层次科创人才扎根国内,不仅要通过搭建事业平台留人,而且要通过服务好人才的家庭让高层次科创人才安心”的理念。
8小时以内提供整合资源服务使得科创要素跟着人才项目跑——事业留人,8小时以外提供全方位服务围着人才家庭转——家庭留心,构建了完整的人才服务生态,打造了归国人才落户发展的新标杆。
“双面绣”服务样板
成涛林(市政府研究室科研处处长)
人们常说,苏州是一座“双面绣”城市。独墅湖畔人才服务的“双面绣”,即一面是科教创新区管委会,一面是斜塘街道,一面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一面是人才日常生活服务,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创新创业服务专业高效。无论是高校“户管员”,还是项目“帮代办”专员,无论是人才申报,还是项目建设,都体现了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日常生活服务暖心周到。无论是帮助人才照看幼儿,还是解决人才子女入学,无论是解决人才在社区生活中的难题,还是为人才父母提供更多“苏式”养老服务,都充分展现了聚焦人才需求而提供的无微不至的延伸服务。
多方协同联动紧密默契。人才服务的“双面绣”,离不开各方的精诚协作。一是苏州工业园区相关职能部门和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斜塘街道的协同,二是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委会和斜塘街道的协同;三是人才单位和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及斜塘街道的协同。这三个协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共同绘制了人才服务的“双面绣”样板。
作者 苏州日报联合调研组(特约专家 徐天舒 成涛林 苏州日报 高岩 沈红娣 董捷)
《苏州日报》2024年07月02日A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