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管委会首页
繁體 |English |日语 |无障碍 |关怀版

苏相合作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一套“组合拳”打通企业进阶路

时间: 2021-12-24 16:18:20   来源:     本文被阅读次数:

2021年苏州“新年第一会”聚焦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发出了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动员令”。

对于正处在大建设、大发展中的苏相合作区而言,推动辖区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等不起也慢不得。今年以来,该区全力抢占“智改数转”关键赛道,打出统筹推进、示范引领、点面结合“组合拳”,积极为企业“智改数转”搭平台、送政策、解难题、办实事,走出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今年1至11月,苏相合作区完成“智改数转”项目91个;14家企业获评星级上云企业、1家企业获评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3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贯标试点,10家企业获评市区级示范智能车间。

“一个计划”

布局深推“全面转”

在苏相合作区,“智改数转”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沉甸甸的“必答题”。

从制造业家底看,生产工艺老化、用工成本上涨、智能化水平两极分化,是辖区工业企业“智改数转”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今年6月,苏相合作区进行新一轮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情况摸底调查。结果显示,103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已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的有38家,没有任何“智改数转”实施项目的企业65家。

更深层次的问题摆上桌面敞开讲。

政府与企业面对面座谈交流中,多数企业对“借助‘智改数转’提升工作效率、生产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有所期盼,但对“路怎么走、有什么好处、投入多少资金、后续怎么发展”缺乏系统思考,心存疑虑。

找准了问题症结,就找到了解题办法。苏相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启动了以制造业需求企业为核心,以政府部门、专业服务商和金融机构等为协同的“智改数转”伙伴计划,通过场景开放、供需对接、评估诊断、学习培训等闭环服务,持续赋能企业全面推开“智改数转”工作。

同时,按照分类分层、齐头并进思路,伙伴计划鼓励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基础优良的企业,加速拥抱数字化;对于一些工艺传统的企业,先从管理、物流等环节入手,提升管理效率,优化供应链;对于中小企业,倡导选择部分进行优先改造。

在此基础上,苏相合作区自加压力,确定2021年“智改数转”目标覆盖漕湖区域规上工业企业的50%、全年度冲刺覆盖率达70%的攀高目标,力争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

“一个标杆”

示范带动“优先转”

在福耀玻璃(苏州)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里,从原片玻璃上片到最后成品入库,ERP系统、MES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监管生产过程;智能化设备自动记录数据、判断优劣,实时预警;恒温恒湿系统“掌管”设备停机时间……每一块玻璃的出生,几乎不需要“人工服务”。

“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后,产能由以前的月产58.3万片提高到85万片,增幅达45.72%。”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大量高新技术,设备能耗降低了,生产污染减少了,用工人数下降了,年产汽车三角玻璃可超1000万片。前不久,该企业获评“2021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未来,更多的“示范型”智能车间、标杆工厂将在漕湖畔拔节生长。

苏相合作区发动辖区企业积极争创省市级标杆企业、智能工厂,从项目、载体、资金、政策保障等多方面同步推进,通过辖区标杆示范企业的经验分享,给予企业“智改数转”的信心和启发,以点带面引导更多企业加入“智改数转”行列。

作为主推手,苏相合作区经济发展局立足实际,积极动员企业抢抓“智能制造”建设的发展窗口期和政策红利期,精准运用省、市、区政策奖补,并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将每个项目落到企业,实行项目动态月报制度,强力拉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目前,已兑付高质量发展资金1439.5万元。”相关负责人说,合作区鼓励企业对生产设施、工作条件和管理服务等进行改造,也注重政策奖补方面的及时兑现,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让企业“一根甘蔗吃出两头甜”。

“一个团队”

赋能增效“加速转”

11月23日,苏相合作区聘请第三方“智改数转”专家团队走进苏州可邦自控阀业有限公司。结合企业战略、已实现的技术和系统,从企业“期望收益、能力缺失、能力现状、差距分析”四个维度,会同企业决策层进行系统分析,量身制定数字化升级“路线图”。

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可邦自控阀业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存在的“痛点”也开始显现。企业总经理徐建光说,囿于车间内加工、装配难以实现量化考核,生产制造数据缺少分析手段,供应链及生产制造数字化运用缺少抓手,企业发展遇到了“天花板”,“好在有政府的支持、专家的帮助,相信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很快就能解决”。

为解决企业“智改数转”的弱项和痛点,苏相合作区接续举办专项政策、项目申报、企业讲座交流和企业星级上云、智能工厂(车间)政策解读等系列宣讲培训活动。同时,积极融入园区智能诊断工作,聘用诊断供应商上门开“处方”,对具备智能化基础的规上企业“望闻问切”,从顶层规划上帮助企业加快“智改数转”步伐。

截至目前,苏相合作区已有59家规上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其中漕湖区域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覆盖率达68.75%,完成攀高目标指日可待。

苏相合作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华新表示,合作区有基础、更有信心,通过这两年的努力,完成辖区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形成制造业产业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应用集聚优势和示范作用,进而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高地,争先进位建设长三角“飞地经济”示范区。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