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管委会首页
繁體 |English |日语 |无障碍 |关怀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街道搭桥,多方助跑——探索康复服务“胜浦模式”

时间:2020-10-14 15:42   |   来源:     本文被阅读次数:

2020年苏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职业指导竞赛中,胜浦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徐洁同志喜获全市一等奖。

在此次竞赛中,来自苏州市的10个市、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共11名选手,经过案例分析与经验介绍、必答题和职业指导工作情景展示三部分比拼,徐洁同志过关斩将,将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的“胜浦经验”完美呈现,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崭露头角,为工业园区争光添彩。

近年来,为履行新时代残疾人事业的新使命,胜浦街道筑巢引凤,依托“浦之翼”关爱中心,以党建联盟为纽带动员当地社会力量共筑支持网络,以政府购买方式引入专业机构组织康复服务,以爱心企业为平台促进培训就业。

一、以党建联盟为纽带,编织支持网络

胜浦党建联盟积极牵头,联合辖内企事业单位,成立红浦“翼+”俱乐部,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社区服务、医疗康复、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等服务。社区服务方面,利用网格管理机制,通过社区网格员、专业社工入户家访,为康复者建立档案、更新动态,建立专业服务关系,关注家庭关系的修复;依托物业红色救助管家团队,为残疾人上门提供便民服务,广泛组织文体活动,为精神障碍患者融入社区提供机会。医疗康复服务方面,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开展朋辈互助小组活动提升心理支持,开展专项培训提升生活社交技能;协同属地卫生所提供康复专业指导,定期组织精神专科医院开展培训,更新迭代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职业培训与就业支持层面,依托浦阿姨家政服务中心,汇总爱心企业就业机会,结合就业机会开展针对性培训,推选合适的康复者走上合适的岗位。联盟成员单位发挥各自所长,以点带面提供个人、家庭、社区、街道四层支持网络,帮助精神障碍患者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康复迈向就业。

二、以政府购买为手段,注入专业力量

胜浦街道通过政府购买为精神障碍康复工作注入专业力量,依托“浦之翼”关爱中心为社会组织牵线搭桥,动员街道资源实现组织赋能。中新社工事务以“复元”理论、增能理论、优势视角和社会支持理论等为指导,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大系统全方面介入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联合社区,形成个案机制,为康复对象定制康复计划,督促良好康复习惯的养成;组织朋辈小组,开展文娱康复活动,提升康复对象社交能力;结合企业资源,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强化康复对象社会融入基础。社会工作者通过心理疏导、政策宣传、引介医疗资源等方式介入家庭系统,缓解家属心理压力,促进和谐家庭关系。在街道统筹协调、社会组织输出思路的模式下,胜浦街道逐渐形成爱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气,为残障康复提供了环境保障。

三、以爱心企业为平台,实现就业升级

上岗就业是精神障碍康复工作重要环节,为康复者融入社会提供绝佳机会。胜浦街道依托“社工+医生+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四位一体专业服务团队,通过有效开展定制化康复服务后,身体状况稳定、社交能力良好的康复对象将被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推介至辖内爱心企业。通过胜浦街道深度挖掘,涌现出一批以若邻生产加工外包服务公司为代表的爱心企业。这些爱心企业不仅通过公益捐赠的形式为残疾人事业添砖加瓦,并且结合公司发展需要,为残疾人积极提供就业机会。若邻公司尊重残疾人参与劳动、融入社会的权利,拒绝将吸纳残疾人就业作为彰显企业社会责任的“面子工程”,主动走向关爱中心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热心对接胜浦街道转介的各类残疾人。在街道与企业的合力下,60余名残疾人(包括5名精神障碍者)在这里不仅找到了谋生职业,更是找回了集体归属感。

街道搭桥,多方助跑。在胜浦街道牵头下,举社区、物业、医院、社工、企业等组织之力,为精神障碍患者撑起从小家到大家的“保护伞”,实现康复、培训、就业螺旋式向上发展,齐心探索康复服务“胜浦模式”,共同谱写残疾人工作新篇章。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