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管委会首页
繁體 |English |日语 |无障碍 |关怀版

科技创新委员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头条

头条

从“高原”攀向“高峰”!园区做强“一号产业”!

时间:2021-08-27 19:12:00   |   来源:     本文被阅读次数: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不少生物医药企业纷纷发布2021半年度“成绩单”,表现亮眼,充分彰显了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信达生物上半年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9.42亿元,同比增长97.3%;基石药业实现收入7940万元;亚盛医药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96.2%……经过二十多年的砥砺耕耘,园区跑出发展加速度,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成为改革开放活力最强、发展质量效益最高的区域之一。如今,园区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重点发展,近三年创新型龙头企业数量、创新型人才规模等五项指标均占全国20%以上,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二,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2020年园区生物医药总产值突破千亿。


培育产业沃土,助推企业“从0到1”。参天大树并非一日养成,只有深耕产业沃土,打造优质的生态环境,才能助力一棵棵生物医药“树苗”拔节生长,蔚然成林。2011年,信达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俞德超毅然回国,立志要研发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选择在园区创立信达生物,是因为当地的产业优势和政府在推动企业发展上的政策灵活性、力度大等,以及园区“做就要国际化”的思维与他不谋而合。事实上,这也是园区吸引诸多资本投资者的重要原因,“产业基础发达,金融结构多,研发创新氛围有,政府鼓励有,就具备了诞生更多创新药的可行性。”之后,园区快速地为俞德超及其团队开了绿灯,在最短时间内代办了一切手续,并给予了人才引进、项目建设等资金支持。对于重要的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园区设立领军创投基金支持初创期企业。俞德超作为领军人才,起初就获得了这一支持。

同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园区也意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创新药研发上的现实差距,比如,进口部分培养基、试剂、细胞等材料和重要设备的种种审批程序带来的制约。因此,直接与海关和进出口检验检疫等部门协调,压缩设备材料在从国外到国内的到达周期,提升企业的研发效率。十年里,在园区的关怀下,信达生物建立起了一条包括25个新药品种的产品链,覆盖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等多个疾病领域,其中6个品种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达伯舒®、达攸同®、苏立信®、达伯华®、达伯坦®等5个产品获得批准上市,1个产品上市申请被NMPA受理,达伯舒®在美国的上市申请获FDA受理,5个品种进入III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另外还有14个产品已进入临床研究。

拼政策也拼服务,驱动企业创新突破。近年来,园区不断调整完善有关支持高新技术的产业政策,旨在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作为园区生物医药自主创新领域的“明星企业”,基石药业以肿瘤免疫治疗联合疗法为核心,建立了一条15种肿瘤候选药物组成的丰富产品管线。目前,凭借自主研发+全球优势资源合作的“双源创新”模式,基石药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获得了三个新药上市申请的批准,分别在中国大陆获得两个新药上市批准、在台湾地区获得一个新药上市申请批准。目前,全国生物医药行业正处于创新2.0阶段,此时的企业,不仅需要自身的人才、资金、研发投入,也需要来自政府机构的政策等支持。为了支持园区生物医药企业迸发更大的创新活力,园区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惠及企业的同时,也做好“传声筒”角色,积极为园区企业宣讲、解读国家及省市级的产业政策,全面支撑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势头“提速增效”。

在园区主管部门的审核推荐下,基石药业于2020年和2021年共有10个项目获得了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政策性资助,10个项目获批时均为临床阶段产品。基石药业政府事务高级副总裁王三虎曾在去年表示,“临床开发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基石药业能享受到的政策性资助的红利,不仅是政府给与基石药业资金的扶持,同时也是对基石药业目前发展前景的肯定。”这更坚定了基石药业在未来以肿瘤免疫联合疗法和国际合作作为发展核心的信心。现在,基石药业正加速商业化进程。公司位于园区的全球研发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顺利进行着,这项总投资10亿元,规划总计容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项目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整体土建竣工,建成后将同时具备生物药和化学药的研发、中试及商业化生产的一体化研发生产能力,设计产能可达26000L大分子生物药和10亿片小分子化学药片剂和胶囊。

强化人才“引擎”,以人才优势增创发展优势。创新能力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而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构建稳定高效的创新团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园区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打造出了以高层次人才支撑高水平发展的“园区经验”。亚盛医药作为中国最早的专注于原创新药研发的公司之一,重点瞄准中国乃至全球“无药可医、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开发具有全球范围内“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潜力的原创新药。自2016年落户园区以来,公司取得了长足发展,自主研发的BCR-ABL抑制剂HQP1351、Bcl-2抑制剂APG-2575、MDM2-p53抑制剂APG-115以及Bcl-2/Bcl-xL抑制剂APG-1252等4个在研新药共获得美国FDA授予的12项孤儿药资格以及1项审评快速通道资格,持续刷新着中国药企的相关记录。

谈及公司一路走来取得的良好成绩,亚盛医药共同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大俊表示,“园区独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优势、体系化可持续的产业与人才扶持政策、站在企业角度主动而积极的服务意识与实际行动,是我们选择园区的关键决策因素。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创新是“快车”,人才是“引擎”。为营造更优更浓的创新创业氛围,自2007年起,园区就启动实施了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工程,开启以高层次人才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新模式。十多年来,累计评出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超1900个,过去一年,园区新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138人,创历史新高。

当前,园区正聚力开放创新,加速建设“双一流、新中心”,围绕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产业,园区将精准服务,精准布局,配强资源,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发展,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帮助其尽快做大做优做强。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